簪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鬢邊覷,試把花卜歸期,才簪又重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祝英臺近 晚春
- 窗明簾薄透朝光,臥整巾簪起下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夏曉興贈夢得
- --王起酂侯司管鑰,疏傅傲簪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仆射來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難并之說誠哉是言輒
- 盤中共解青菰粽,衰甚猶簪艾一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乙丑重五
- 金壺列置春滿屋,寶髻斜簪光照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芳華樓賞梅
- 少年羈絡青紋玉,游女花簪紫蒂桃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文章似錦氣如虹,宜薦華簪綠殿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詩獎之
- 常時并冕奉天顏,委佩低簪彩仗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赴連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張員外
- 金閨引籍子方壯,白發(fā)盈簪我可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謝中舍二首
- 丹心未死惟憂國,白發(fā)盈簪盍掛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攝事齋宮偶書
- 浮生莫道今如昨,曷月朋簪急此歡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憶臨川舊游
- 讀書臺南山繞屋,恰如萬簪削青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安福劉道協(xié)涌翠樓
- 玉皇符詔下天壇,玳瑁頭簪白角冠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王屋道士赴詔
- 每慚清秩容衰齒,猶有華簪寄病身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重入洛陽東門
- 家藏萬卷須盡讀,此外一簪無所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特來高安相別先寄遲適遠卻寄邁迨過
- 野人不入麒麟畫,御史都簪獬豸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書
- 自嗟不若往巫山,布袖蒿簪嫁鄉(xiāng)縣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王介甫明妃曲
- 酡顏欲語嬌無力,云髻新簪白玉花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十三
- 秋來皎潔白須光,試脫朝簪學酒狂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覽鏡見白發(fā)數(shù)莖光鮮特異
- 便好相成勤夙夜,莫使脫簪遺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瑞靄籠晴曉
- 更假饒錦帳銅山,朱履玉簪,畢竟于身何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寸金·堪嘆群迷
- □□□起滄洲趣,便欲投簪此濯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病起至幽谷二首
- 云端忽露碧孱顏,如髻如簪縹緲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過銅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駭余未嘗至江
- 奈愁入庾腸,老侵潘鬢,謾簪黃菊,花也應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風流子·木葉亭皋下
- 蘭芽出地長可握,小筍如簪堪薦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
- 纖腰怕束金蟬斷,鬢發(fā)宜簪白燕高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夜宴觀妓
- 鷺鷥折股晚風冷,姑射遺簪勝地幽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和兇監(jiān)寺玉簪花
- 湘江東畔,去年今日,堂上簪纓羅綺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湘江東畔
- 奇才不換金城百,寵命當簪白筆雙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王內翰子充見懷韻
- 恣情采折手中叉,滿袖冠簪香不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制個淡詞,呷些薄酒,野花簪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水龍吟·先生放逐方歸
- 臨歧但祝俱黃發(fā),莫把華簪換角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
- 車前彎帽同聲散,關外華簪一揖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桐廬舟中即事
- 麝香草斗宜男綠,安石榴簪多子紅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皇后閣
- 向來結綬事華勛,老去抽簪愛水云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使臣宋千齡寫平園老叟真于松竹之間從以鹿鶴
- 兩梁免被塵埃污,拂拭朝簪待眼明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殘春旅舍
- 焚修每遇三元節(jié),天子親簪白玉冠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高情帝女慕乘鸞,紺發(fā)初簪玉葉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玉真觀
- 去年長至在長安,策杖曾簪獬豸冠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
- 退居瀟灑寄禪關,高掛朝簪凈室間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為戶部李郎中與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
- 雁塔題名,寶津朌宴,盛事簪紳常說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喜遷鶯慢/喜遷鶯
- 京華日日多塵土,終擬投簪話夙心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題棲碧山為淦龔舜咨賦
- 金樽滟泛綠色酒,翠袖涼簪寶妝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宜秋軒桂
- 青鞋謾踏閑邊草,白發(fā)羞簪醉里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暮有感(二首)
- 紅妝女伴碧江濆,蓪草花簪茜草裙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素馨花發(fā)暗香飄,一朵斜簪近翠翹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子羽夜至紅橋所居(三首)
- 回首太清宮闕杳,是鳴珂簪筆遨游處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賀新涼/賀新郎
- 身閑不束休文帶,發(fā)短聊簪子夏冠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山人
- 東鄰有女厭綺索,雷五不簪珠與璣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讒桃花
- 承當春色花成段,領略朋簪酒滿樽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毛祖房屋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