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傳杯興逸,高會繼龍山,簪嫩菊,插紅萸,相對年年好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驀山溪·佳辰洊九
- 對美景良辰樂事,采萸簪菊登臨,共上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八六子·晚秋時
- 搔首賡險韻,杜陵不勝簪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涵碧亭三首
- 宰士雍容望最優,便期簪筆侍凝旒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趙德莊右司江東漕二首
- 有多少、佳麗事,墮珥遺簪,芳徑里,瑟瑟珠璣翠羽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洞仙歌·江城梅柳
- 兩岸游人笑語,羅綺間簪纓。 -- 出自宋·黃巖叟·望海潮·梅天雨歇
- 君能踐世科,朝行佇朋簪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蔣德常宰鄱陽
- 黃冠如有許,來者為低簪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南真宮龔道士壁間韻
- 三人衣缽清名接,累世簪纓慶事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寄題延平范氏六桂堂
- 加我數年未納祿,解去簪紱甘同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陳天成用東坡趙清獻高齋詩韻賦適齋次韻
- 感此時節改,素標不勝簪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晚思
- 曉日敞天門,星環萃盍簪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·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
- 上國曾傾蓋,文闈昔盍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奚公彥章承奉詩
- 弱冠誦流傳,蒼蒼且垂簪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衡州舅氏
- 飄流歌舞余杯斝,脫略簪笄失佩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倪先輩送水仙一科數花
- 眷焉聊稅駕,老矣盍抽簪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宿永福院
- 小輿穿入花深處,且住簪花醉一卮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鷓鴣天·艷朵珍叢間舞衣
- 擬棕鞋、桐帽了平生,投簪舄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滿江紅·世道何常
- 才過結柳送貧日,又見簪花迎富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二月二日遂寧北郊迎富故事
- 八十三年雪檜身,直將簪珥當冠巾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度周卿之母蹇太宜人挽詩
- 可堪風撼木,不見雪盈簪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魚耶孫氏挽詩
- 此樂何時仍共賞,底須簪佩侍彤墀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移居北新橋彥質惠詩和答
- 奇才困場屋,晚歲綴紳簪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平昌戴丞二首
- 蓬天桑弧初度,羅帶玉簪舊識,俯仰十年間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問訊中秋月
- 秋風催素發,憔悴滿華簪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旅中述懷
- 牧牛童子坐田頭,摘草簪花兩兩謳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郊行
- 菘擬瀧碑表親墓,詎知簪笏化犁鋤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挽王總干父知縣
- 問誰是、第一風流,折花簪向云髻。 -- 出自宋·黃升·花發沁園春·曉燕傳情
- 長安豈無路,塵起汙瑤簪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送季庸奉祠歸里
- 紱麟華旦,飽吟玉蕊,款簪金藥。 -- 出自宋·翁溪園·水龍吟·鎮淮樓下旌旗
- 大風起江頭,吹我菊帽簪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游盤塘山后廢寺
- 報班立筍嵩呼遠,接宴簪花拜舞遲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乾會圣節賜宴
- 鐘英特產棟梁材,不隨簪纓美如玉。 -- 出自宋·韓信同·雙柱擎天
- 慶生朝、稱觴藹藹,履珠簪玉。 -- 出自宋·石麟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忠孝傳芳,集慶門、奕世簪裳。 -- 出自宋·賀及·新荷葉
- 霄漢慚聯步,貂蟬愧并簪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奉酬中書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,偶書所懷
- 勞形非立事,瀟灑愧頭簪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永寧里園亭休沐悵然成詠
- 蕙蘭留雜佩,桃李想華簪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乾元初,嚴黃門自京兆少尹貶牧巴郡,以長才
- 風蟬一清暑,應喜脫朝簪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酬盧司門晚夏過永寧里弊居林亭見寄
- 行藏異涂轍,可日再盍簪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魏倅
- 不如休歇去,吾意決投簪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登四望亭
- 勞君想華發,近欲不勝簪。 -- 出自唐·沈傳師·和李德裕觀玉蕊花見懷之作
- 誰知瀟灑意,不似有朝簪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
- 掩關裁鳳詔,開鏡理瓊簪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題從伯舍人道正里南園
- 掛肩黃布被,穿發白蒿簪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贈王尊師
- 東門有歸路,徒自棄華簪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送惠補闕
- 西入潼關路,何時更盍簪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留別
- 免遭拽盞郎君謔,還被簪花錄事憎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斷酒
- 神珠無颣玉無瑕,七葉簪貂漢相家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贈池州張太守
- 蕃漢戈矛遍九垓,兩京簪紱走黃埃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晉門懷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