竿在第6個字的詩句
竿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一叢萱草,幾竿修竹,數葉芭蕉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眼兒媚·愁云淡淡雨瀟瀟
- “一船明月一竿竹,家住五湖歸去來?!比婅b賞 -- 出自··
- 千首新詩一竿竹,不應空釣漢江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送徐大正
- 酒醒門外三竿日,臥看溪南十畝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溪陰堂
- 普慈寺后千竿竹,醉里曾看碧玉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普慈長老壁(志誠)
- 兒童偷把長竿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·連云松竹
- 膝上展詩卷,竿頭懸酒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歸
- 勁氣森爽竹竿竦,妍文煥爛芙蓉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
- 裊巨索,掉長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部伎-刺雅樂之替也
- 小書樓下千竿竹,深火爐前一盞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竹樓宿
- 收得平生釣竿手,長安西日更須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嗟
- 臨溪更覓投竿地,我欲時來小作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鳳皇山
- 惆悵江湖釣竿手,卻遮西日向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途中一絕
- 鶴書飛下,雞竿高聳,恩霈均寰寓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御街行·燔柴煙斷星河曙
- 蕭蕭出屋千竿玉,靄靄當窗一炷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陵報恩大師西尚方丈二首
- 巖披宿霧三竿日,路引迷人四照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題金山寺
- 春寒擁被三竿日,宴坐忘言一炷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樞密吳給事見寄
- 顧我江湖釣竿客,識君臺閣步云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再和
- 念公不是漁竿客,合結絲約立玉除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文黼主簿叔惠詩之韻
- 官涂真有上竿魚,玉筍翻乘別駕車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許耀卿監丞同年赴靜江倅四絕
- 朱門不炙釣竿手,萬卷難供折腰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,出示綺川西溪二賦,輒
- 習多倚附欹竿滑,上下蹁躚皆著襪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尋橦歌
- 此去行持一竿竹,等閑將狎釣漁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避地江東,留別淮南使院諸公
- 平生湖海魚竿手,強學來操制錦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答固道
- 幕下蓮花盛,竿頭犭單佩紅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
- 西湖不放長竿入,群魚空作淘河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西湖二詠 觀捕魚
- 苦寒壞我千竿綠,好雨還催眾筍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大雨後詠南軒竹二絕句
- 南鄰約賣千竿竹,拄杖穿林看筍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兒侄二首
- 山頭冉冉萬竿竹,樓閣不見門長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焦山
- 朝來過我三竿日,袖有幽僧數紙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書詩為示次韻
- 倒囊僅得千竿竹,掃地初開一畝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得南園
- 不嫌毒手千竿盡,稍放清風八月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洗竹
- 慣眠林下三竿日,來看城中萬井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侯宣州利建招致政汪大夫
- 身在江湖釣竿地,心馳蘭會戰車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唐覲
- 岸頭孤石持竿坐,白鷺同居莆葦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儒衣陳其姓工于畫牛馬魚一日持六簇為贈以換
- 色變鶯雛長,竿齊筍籜垂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偶書五首
- 老漁翁,一釣竿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醒來門外三竿日,臥聽春泥過馬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與欽叔京甫市飲
- 一灣流水,半竿斜日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朝中措·蘭橈并載出橫塘
- 粉墻圍住萬竿竹,白鳳飛來枝外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
- 左賢未遁旌竿折,過在將軍不在兵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塞下
- 波翻極浦檣竿出,霜落秋郊樹影疏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李處士歸弋陽山居
- 傾城人看長竿出,一伎初成妙解愁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千秋樂
- 窗兒根底數竿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歌子·閣兒雖不大
- 有數株松,數竿竹,數枝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行香子·凈掃塵埃
- 沙頭晚日檣竿直,淮上春風雁鶩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魚溝懷家
- 我亦江湖釣竿手,誤逐輕車從下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
- 障日長須釣竿手,歸來無計駐青驄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與寇趙約丁塘看花寇以疾不赴有詩次其韻
- 上窗寫影幾竿竹,葉葉風前作態殊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窗外叢竹
- 若為種得千竿竹,引取君家一眼泉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李山人還玉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