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8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艤棹夕陽在,聽鴻秋色深。 -- 出自·李中·舟次吉水逢蔡文慶秀才
- 不似閉門欹枕聽,秋聲如雨入軒來。 -- 出自·李中·對竹
- 野出西垣步步遲,秋光如水雨如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秋日雨中與蕭贊善訪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
- 野出西垣步步遲,秋光如水雨呈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秋日雨中與蕭贊善訪殷舍人於翰林座中作
- 獨聽空階雨,方知秋事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
- 尺素寄天涯,淦江秋水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孟君別后相續(xù)寄書,作此酬之
- 試上含元殿基望,秋風(fēng)秋草正離離。 -- 出自唐·楊玢·批子弟理舊居狀
- 人異發(fā)常綠,草靈秋不干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靈溪觀
- 調(diào)何雅,澗底孤松秋雨灑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贈齊己
- 夜靜倚樓悲月笛,秋寒欹枕泣霜砧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秋夕書懷
- 夜窗颯颯搖寒竹,秋枕迢迢夢故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夢歸故園
- 閑庭奇支枕正悲秋,忽覺新編浣遠(yuǎn)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酬勾評事
- 夜窗颯颯搖寒竹,秋枕迢迢夢故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夢歸故園二首
- 夜靜倚樓悲月笛,秋寒欹枕泣霜砧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秋夕書懷二首
- 無由重掩笑,分在秋風(fēng)前。 -- 出自唐·唐怡·詠破扇
- 明月夜來夢,碧山秋到家。 -- 出自唐·吉師老·題春夢秋歸故里
- 公堂伴語山光入,秋閣嘗茶樹影移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蘭江鞠評事
- 山色曉爭出,水光秋更清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蘭江仁智亭
- 雨后看苔連井口,秋來見月到池心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書韓山人壁
- 人當(dāng)木落關(guān)山外,秋在月明池館中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憶別
- 鏡中春色老,枕前秋夜長。 -- 出自唐·張夫人·句
- 書在桐葉上,愿逐秋風(fēng)起。 -- 出自唐·任氏·書桐葉
- 種谷卻流血,痛哭秋風(fēng)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琰·出塞曲
- 去時盟約與心違,秋日離家春不歸。 -- 出自唐·李主簿姬·寄詩
- 寒竹影侵行徑石,秋風(fēng)聲入誦經(jīng)臺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題東蘭若
- 孤舟屢失道,但聽秋泉聲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溪行即事
- 出谷入谷路回轉(zhuǎn),秋風(fēng)已至歸期晚。 -- 出自唐·護(hù)國·臨川道中
- 相看陌路同,論心秋月皎。 -- 出自唐·文益·睹木平和尚
- 自我辭人世,不知秋與春。 -- 出自唐·朱均·貽常夷詩
- 簫管清吟怨麗華,秋江寒月綺窗斜。 -- 出自唐·陳宮妃嬪·與顏濬冥會詩
- 酒醺紅玉軟,眉翠秋山遠(yuǎn)。 -- 出自唐·魏承班·菩薩蠻·羅裾薄薄秋波染
- 不是旅人病,豈知秋夜長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秋夜不寐寄崔溫進(jìn)士
- 柳色尚沉沉,風(fēng)吹秋更深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秋深
- 寤寐天顏咫尺,裊秋風(fēng)、一鞭歸騎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趙伯寧中丞代祀淮浙,過維揚(yáng)徵賦
- 且光華老境,春風(fēng)秋月、消磨舊夢,暮省朝臺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次王仲武為壽韻
- 松竹在,肯教老圃秋容老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千秋歲 即席次可行見壽樂府韻
- 百花潭上,但荒煙秋草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洞仙歌 杜子美草堂
- 檢書翦燭話巴山,秋池回首人千里。 -- 出自元·王國器·踏莎行 破窗風(fēng)雨,為性初微君賦 鐵網(wǎng)現(xiàn)珊瑚
- 輕綃翦袂羅裁襪,秋水為神玉作容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鷓鴣天 水仙詞
- 更佩聯(lián)明月,韌寒秋水,或笞鸞鳳,或醫(yī)麒麟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沁園春 贈鄭伯洪 強(qiáng)村叢書用大典藥房樵唱本
- 寒沙盟冷鷗先覺,秋江影落雁初飛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最高樓 寄謝國芳
- 蒲柳衰顏,我獨驚秋早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點絳唇 和林韻
- 春風(fēng)舊池館,荒煙秋草綠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祭顧仲瑛詩
- 寫長懷、且寄南飛秋雁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永遇樂 丙午歲仲秋,與胡中山同舟往南昌,
- 西湖好,孤負(fù)桂花秋。 -- 出自元·舒*·小重山 時有武林之行、值時變,故弗果,因
- 縱鳥巾、潦倒不禁秋,猶能賦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滿江紅 丙午重陽前二日雨霽,泗涇倚蘭望九
- 七月涼軿初破暑,秋聲蕭蕭在庭戶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得雨字
- 落日不將遺恨去,秋風(fēng)能使旅魂消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題金陵
- 秪憶桃源種桃者,秋江多致鯉魚書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次玉山分題韻(二首)
- 芙容散秋錦,飛落秋云端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送林彥清歸永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