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炎伏涼自生,清秋月堪弄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
- 城曉霜清角,天秋月滿旗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上院判(十四韻)
- 春風村巷淡如秋,細雨和云點點愁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復次仲修韻
- 天上白榆樹,千秋紫塞陰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榆林驛
- 一戰中華體,千秋國士風。 -- 出自明·尹伸·哭劉元誠司馬二首(諱之綸)
- 鞠花嗅罷倚高秋,眼中懷祖齊蜉蝣。 -- 出自明·岳正·題羲之觀鵝圖
- 白日三杯酒,清秋一草廬。 -- 出自明·張名由·秋晚
- 故人別我今幾秋,見爾難禁雙淚流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贈曹元達子
- 云散風已息,澄秋廓天宇。 -- 出自明·趙宜生·辭世述
- 西望山前落葉秋,桑乾水上行云愁。 -- 出自明·鄭旦·塞上曲
- 昔年相逢胥水秋,今日重在閩山陬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送吾惟可還三衢
- 萬里金微道,防秋世不同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俠客行
- 江山有,風雨泣秋堂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哭遂初
- 鯉魚吹風紅葉秋,獨持明月上蘭舟。 -- 出自明·鄭淵·采蓮曲
- 桂闌天影白鶴秋,兔光斜墜三泉里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歲行在子,文闈秋開。 -- 出自明·朱椿·送希直先生還漢中詩
- 蓬萊宮闕涵清秋,羽客臨風閑倚樓。 -- 出自明·朱高煦·洞天秋望賜周玄初
- 何處難忘酒,初秋暑尚存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(六首)
- 玉京涼早是初秋,銀漢斜分大火流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月宮小殿賞中秋,玉宇銀蟾素色浮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牢落西南四十秋,蕭蕭華發已盈頭。 -- 出自明·朱允炆·遜國后賦詩
- 鴻雁恒憐澤國秋,數聲忽報楚天秋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平沙落雁
- 二老皆寂寞,千秋誰共論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足夢中句
- 云谷春生,星巖秋好,引領群仙去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念奴嬌·一時四美
- 夜吟石鼎聲悲秋,可憐好事劉與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五首
- 峨眉山月半輪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嘉州
- 紅藕香殘玉簟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
- 畫闌開處冠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鷓鴣天·暗淡輕黃體性柔
- 紅藕香殘玉簟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一剪梅/一翦梅
- 枕簟溪堂冷欲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枕簟溪堂冷欲秋
- 黃河水白黃云秋,行人河邊相對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曲歌辭·生別離
- 去年射虎南山秋,夜歸急雪滿貂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
- 爰采春華,載警秋霜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贈長沙公
- 猶自怨鄰雞,道秋宵不永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晝夜樂
- 吳絲蜀桐張高秋,空山凝云頹不流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李憑箜篌引
- 曉陰無賴似窮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浣溪沙
- 早是他鄉值早秋,江亭明月帶江流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秋江送別二首
- 湓浦廬山幾度秋,長江萬折向東流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寄浮圖慧海
- 冷紅葉葉下塘秋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憶王孫·冷紅葉葉下塘秋
- 牽牛織女幾經秋,尚多少、離腸恨淚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鵲橋仙·巧云妝晚
- 水邊風里欲生秋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浣溪沙
- 憑觴靜憶去年秋,桐落故溪頭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訴衷情·憑觴靜憶去年秋
- 日落群山陰,天秋百泉響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藍嶺精舍
- 地迥云偏白,天秋山更青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
- 酒味今秋似去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鄉子·諸將說封侯
- 斷云斜日不勝秋,付與騷人滿目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郭熙平遠二絕
- 月明池閣夜來秋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浣溪沙
- 樓前柳,憔悴幾秋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小重山·花院深疑無路通
- 風緊云輕欲變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替人愁/添聲楊柳枝
- 羅幕遮香,柳外秋千出畫墻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上行杯(與本調不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