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浮沈宦海幾春秋,歲晚重來舊典州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池陽舊治和呂子西韻
- 澹澹夕陽遠,行秋塞雁高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謝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
- 八月靈槎萬里秋,乘風得雋要遨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聘儒侄秋試
- 奚李名高三百秋,只今良法信源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詠墨
- 一日不覿面,三秋應動心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周可大攜子入山讀書
- 今朝甲子逢晴秋,定應無耳生禾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禱祈喜以甲子日得晴
- 青衫往事幾經秋,白首重來憶舊游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金陵
- 枌榆離別幾春秋,作計吳中只謬悠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葉表侄歸鄉
- 億萬生靈疑慮秋,轉移愁嘆為欣懽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挽丞相忠定公
- 暮雨涼初過,中秋月正圓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宿正覺寺
- 匹馬來逢寒草秋,淮云一片隔神州。 -- 出自宋·曾邍·邊景
- 翩翩紅葉舞霜秋,紫禁人閑約勝游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菊吐金英媚晚秋,紫宸朝退幸西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峽寺一停橈,新秋暑乍消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峽山寺
- 潮去潮來春復秋,錢塘江水通湖頭。 -- 出自宋·張田·和鐵厓西湖竹枝
- 閶闔風高白露秋,蘆花如雪動邊愁。 -- 出自宋·張同甫·秋日憶友
- 臺山卜隱十余秋,曾伴仙翁處處游。 -- 出自宋·張無夢·福圣觀
- 蔣尉英靈在,千秋配食能。 -- 出自宋·張孝伯·哭宣教郎趙壘之
- 爽籟生靈逕,清秋澹碧空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秋思
- 故址耕殘草樹秋,無人曾見鹿來游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姑蘇臺
- 羊公風績幾經秋,獨繞龜趺為少留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登峴首阻雨四首
- 庭前古木已經秋,天外行云暝不收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登峴首阻雨四首
- 綠野年來喜有秋,行春到處小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張自明·游朝陽洞次孫機宜韻
- 乘軺初至憶前秋,豈意持麾尚此留。 -- 出自宋·張自明·游朝陽洞次孫機宜韻
- 冷射杯盤桂魄秋。 -- 出自宋·章傪·如歸亭
- 有客凋雙鬢,吟秋費幾詩。 -- 出自宋·章康·秋興
- 清露初生紅蓼秋,爽風先到木蘭舟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江上
- 云散煙收渺渺秋,蛩聲四壁起新愁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次雪林李龏苕溪寄來之韻
- 風梧聲里萬家秋,一片吟心不著愁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次雪林李龏苕溪寄來之韻
- 警省非人世,今秋得異逢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宿洞霄山中
- 白水當門戶,清秋送舳艣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追送友人李季允歸蜀三首并寄所懷
- 澄江如練正高秋,一笛吹秋上此樓。 -- 出自宋·周應合·望江樓
- 一片沙明萬古秋,半規月印兩眉頭。 -- 出自宋·周月船·蛾眉亭
- 碧云紅樹萬山秋,躡蹬攀蘿徑轉幽。 -- 出自宋·周振·獲國寺
- 苦熱日已遠,杪秋遂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朱復之·與靜使君約游姑山記事古風二十韻
- 公主琵琶胡地秋,將軍刁斗漢關愁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邊庭
- 客里情懷更晚秋,雁煙蛬雨五更頭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客路
- 四祖門庭寂寞秋,牛頭只是舊牛頭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空門
- 四月湖邊冷若秋,先賢堂下系扁舟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同陳明叔游湖作
- 河梁風月故時秋,不見先生曳杖游。 -- 出自宋·朱襲封·廣寧橋懷韓有功
- 多病多愁客,新秋百感生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秋日感懷
- 薄宦辭家遠,經秋未得歸。 -- 出自元·貢奎·槍竿嶺
- 官舍千峰里,迎秋氣已清。 -- 出自元·吳師道·題官舍壁
- 沉沙戟折怒濤秋,殘壘蒼蒼戰門休。 -- 出自元·吳師道·赤壁圖
- 寒竹初裁蘆葉秋,夜吹百花洲上樓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次韻趙君季文贈杜寬吹觱篥吟
- 早春相見又經秋,秋水迢迢阻泛舟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寄匡山人
- 長嘯一聲天地秋,萬壑驚風泣山鬼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新郭
- 朅來臥窮海,時秋枕席冷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陶淵明雜詩(六首。以下越游稿)
- 仲夏發會稽,乍秋別勾章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泛海
- 常年九日倍悲秋,況在長途獨倚樓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九日感傷(先人下世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