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一日辭秦鏡,千秋別漢宮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故郭婉儀挽歌
- 榆落雕飛關塞秋,黃云畫角見并州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盧徹之太原謁馬尚書
- 山蹋青蕪盡,涼秋古寺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曹三同猗游山寺
- 有月多同賞,無秋不共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別盧綸(一作綸別曙詩)
- 愁向高唐望,清秋見楚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向日開柴戶,驚秋問敝袍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憶皎然上人
- 向暮同行客,當秋獨長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晚秋旅舍寄苗員外
- 九日泣黃花,三秋悲白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冬夜與故友聚送吉校書
- 碧落桂含姿,清秋是素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中秋月
- 萬古太陰精,中秋海上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中秋夜杭州玩月
- 稱觴,逢谷旦,千秋節過,三葉蓂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西掖南宮
- 不多天氣近中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長風送月,近中秋、更無一點塵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長風送月
- 八千春更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劇飲猶能鯨吸
- 蹴踘場中年少,秋千架上佳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蹴踘場中年少
- 枕簟冰清,漸覺秋涼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點絳唇·枕簟冰清
- 笑人間、八十春秋,漫浪風花雪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瑞鶴仙·正迎長佳節
- 愿皇王萬歲,千秋臣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龍吟 此下原有水龍吟算來浮世一首、寥廓
- 才經四日,是中秋,次第月圓如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清涼天氣,正中秋過後,恰才七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櫻筍方夭麥報秋,梅黃雨過水平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初夏
- 趙州橋下度春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遍地錦
- 祝君壽閱八千秋,歲歲對、長空皓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折丹桂·初秋兩兩留蓂莢
- 郭侯凜凜氣橫秋,管領江山作勝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和郭使君韻
- 風俗因興廟,春秋不記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湯周山
- 雙月謳讠亞輾秋碧,細風斜掩神仙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小蘇家
- 謝豹聲催麥隴秋,熏風吹落猩猩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紅薔薇(一作莊南杰詩)
- 必與齊姜墓,千秋垅樹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薛簡肅夫人挽詞四首
- 一沒咸陽宮,千秋事更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陸子履示秦篆寶
- 十片寒湖滑,千秋白浪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正仲遺二物詠之其二疊石
- 道路何邅回,季秋越春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見寄
- 古龍水底鳴素秋,江云不飛江賈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圓為飲
- 論兵說劍三十秋,乃知功名難強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令狐憲周度支知秀州
- 自此重經二十秋,不改青青岸旁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弟禹臣
- 無才不敢學陽秋,嗜酒時能問大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錢深推官見寄
- 萬物睹真人,千秋逢圣政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奉和上元酺宴應詔
- 移任長洲縣,窮秋入水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赴長洲縣作
- 淮南氣候殊,經秋囀黃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北樓感事
- 或借廟前水,乘秋把魚竿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皓廟二首
- 舊友誰青眼,新秋出白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佐幕徐方鬢未秋,官升蕓閣更風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查校書從事彭門
- 我來一何暮,今秋始乘興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庶子泉
- 何日隨高步,乘秋豁病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題洛南秦供奉新樓
- 漫天一白漢江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梅花詩
- 火龍蟄起燕門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梅花詩
- 鳳凰樓觀冷橫秋,橋下長波入海流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去秋游洛源,今秋游洛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懷舊
- 年年時節近中秋,佳水佳山熳爛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
- 融結成來不記秋,斷崖蒼壁鏁煙愁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留題龍門
- 歲寒松柏共經秋,叢剉無端蔽翳稠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洗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