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暌離已是十秋強,對鏡那堪重理妝。 -- 出自唐·侯氏·繡龜形詩
- 玉階寂寂墜秋露,月照當時歌舞處。 -- 出自唐·程長文·銅雀臺怨
- 凍澗冰難釋,秋山日易陰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于潛道中呈元八處士
- 野云陰遠甸,秋雨漲前陂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再還宜豐寺
- 松間樓里月,秋入五陵看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金州別姚合
- 精舍池邊古,秋山樹下遙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秋夜寄青龍寺空貞二上人
- 坐石眠霞侶,秋來短褐成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酬厲侍御秋中思歸樹石所居見寄
- 舊國無歸思,秋堂夢戰時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寄羽林盧大夫將軍
- 夜雨吟殘燭,秋城憶遠山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秋日寄厲玄先輩
- 夜戍經霜月,秋城過雨鐘。 -- 出自唐·棲白·送禪師宗極歸玉峰
- 溪浸山光冷,秋凋木葉黃。 -- 出自唐·常達·山居八詠
- 暮雨凋殘寺,秋風悵望人。 -- 出自唐·懷楚·謝友人見訪留詩
- 疏鐘搖雨腳,秋水浸云容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華嚴寺望樊川
- 黍苗一頃垂秋日,茅棟三間映古原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贈村公
- 野鶴眠松上,秋苔長雨間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秋日閑居
- 晴看漢水廣,秋覺峴山高。 -- 出自唐·靈準·句
- 涼煙發爐嶠,秋日明帝臺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
- 百川灌彭蠡,秋水方浩浩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登廬山東峰觀九江合彭蠡湖
- 明月海山上,秋風獨歸去。 -- 出自唐·嵩山女·臨去書贈
- 獨泣謝春風,秋夜傷明月。 -- 出自唐·吳興神女·贈謝府君
- 寒水停園沼,秋池滿敗荷。 -- 出自唐·柳藏經·柳藏經二絕句
- 明夜相思處,秋風吹半衾。 -- 出自唐·陳季卿·別妻
- 夜聽猿不睡,秋思客先知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宿玉泉寺
- 夜色薊門火,秋聲邊塞風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邊思
- 只燕子、春來秋去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賀新郎 次呂叔泰南城懷古
- 采詩洹水,清秋興來,不暇求工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以上周詠先據至正集七十九,補許有
- 灑烏絲、芙蓉秋水,振宮錦、杜若芳洲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綠頭鴨 為牧庵壽
- 茂陵斜日空秋草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蝶戀花 漢武帝茂陵
- 芙蓉一朵溥秋露。 -- 出自元·王國器·踏莎行 月奩勻面 復古詩集五
- 淮*蕭寺麥秋天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西江月 王伯 贈別 強村叢書用兩般秋雨庵藏
- 少年膽氣橫秋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清平樂 贈張居仁獲賊有功賜三界巡檢
- 拔來紫穎帶秋霜,制得筆成時世改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贈制筆王世超
- 三春月勝三秋月,花下惜清陰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人月圓 春夜
- 填來不滿橫秋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沁園春 龍洲先生以此詞詠指甲小腳,為絕代
- 暮云隔樹起秋陰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阮郎歸 次韻南金早秋夜思
- 銀屏曲曲掩秋塵,何處車聲五色麟。 -- 出自元·張遜·無題
- 長年旅食同秋雁,故里風煙隔莫潮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寄范叔豹
- 獨憐石鼓眠秋草,猶是宣王頌美辭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無題(五首)
- 后園石壁倚秋林,醉有髫孫旁執筆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寄桃浦諸故知即事(五首)
- 莫汐蟶開甲,秋原木放綿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簡夏嘉定
- 暮色蒹葭外,秋聲絡緯中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南村雜賦(六首)
- 循環日月,春秋變榮枯,幾多相綴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雙雙燕·循環日月
- 日月居諸,春秋代謝,幾見授衣流火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霧駕云*
- 客舍如僧舍,秋風幾席清。 -- 出自元·馮子翼·書事
- 西風只道悲秋瘦,卻是西風未得 -- 出自元·劉仲尹·鷓鴣天·璧月池南翦木棲
- 淡煙疏雨新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庭筠·烏夜啼·淡煙疏雨新秋
- 黃麥秀變隨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
- 暑氣潛然退,秋風分外清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悟南柯 溟州值雨阻道友留戀
- 有春生夏長秋成,萬匯一氣無別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百寶妝
- 一川野色迷秋色,四面山光接水光。 -- 出自元·姜彧·鷓鴣天 晉祠石刻二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