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寒云覆水重,秋氣連海空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塞下曲
- 日落昭陽殿,秋來長信城。 -- 出自唐·王諲·相和歌辭·長信怨
- 臘月雷州雨,秋風桂嶺花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人流雷州
- 留君不宿對秋月,莫厭山空泉石寒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山中秋夜喜周士閑見過
- 別思看衰柳,秋風動客衣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李元規昆季赴舉
- 寒色暮天映,秋聲遠籟俱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蘆葦
- 晴空露盤迥,秋月瑣窗涼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
- 寒蟬慘巴鄧,秋色愁沅湘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送相里郎中赴江西
- 驛樓漲海壖,秋月寒城邊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東平蓬萊驛夜宴平盧楊判官醉后贈別姚太守置
- 黃河古戍道,秋雪白漫漫。 -- 出自唐·李廓·送振武將軍
- 和煙飄落九秋色,隨浪泛將千里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紅葉
- 相如忠烈千秋斷,二主英雄一夢歸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過澠池書事
- 落日青山路,秋風白發人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旅中送遷客
- 楚王城壘空秋色,羊祜江山只暝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座主尚書登布善寺樓
- 老狖尋危棟,秋蛇束畫楹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嚴諫議蕭山廟十韻(舊說常聞蕭管之聲,因
- 夏在先催過,秋賒已被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聞蟬
- 曉窗須為吟秋興,夜枕應教夢帝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下寓居見槐花落因寄從事
- 幾同江步吟秋霽,更憶山房語夜分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寄貫休上人
- 漠漠澹云煙,秋歸澤國天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日渚宮即事
- 春紅始謝又秋紅,息國亡來入楚宮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杜鵑花
- 數聲飄去和秋色,一字橫來背晚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新雁
- 月圓年十二,秋半每多陰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中秋(此下一本有十五夜三字)陪熙用學士(
- 愛此陽春色,秋風莫遽吹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庭柳
- 春至偏無興,秋來只是眠。 -- 出自唐·田娥·句
- 春去辭國門,秋還在邊戍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招諭有懷贈同行人(一作李乂詩)
- 郁郁復蒼蒼,秋風韻更長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老松
- 春綠暗連麥,秋干暮立鴉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看桑
- 底物最牽吟,秋苔獨自尋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春苔
- 寒漏三更急,秋江萬里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金陵會月
- 清懷疊陣三秋月,行橐雙溪一片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莫京甫知事有臺掾這辟賦詩識別二首
- 皎皎宵月麗秋光,耿耿天津橫復長。 -- 出自唐·沈叔安·七夕賦詠成篇
- 波擁群鳧至,秋飄朔雁歸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秋暮言志應制
- 節變風緒高,秋深露華溽。 -- 出自唐·劉祎之·酬鄭沁州
- 秋風始搖落,秋水正澄鮮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
- 夜琴清玉柱,秋灰變緹幕。 -- 出自唐·劉允濟·經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
- 晚景寒鴉集,秋風旅雁歸。 -- 出自唐·張均·岳陽晚景(一作父說詩)
- 夏近蓬猶轉,秋深草木腓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零雨征軒騖,秋風別驥嘶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餞許州宋司馬赴任
- 落日下桑榆,秋風歇楊柳。 -- 出自唐·馬懷素·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酒字
- 夜月明虛帳,秋風入搗衣。 -- 出自唐·李澄之·秋庭夜月有懷
- 邊聲亂朔馬,秋色引胡笳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塞外三首
- 曙宮平樂遠,秋澤廣城寒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貶降至汝州廣城驛
- 羞同班女高秋扇,欲照明王乙夜書。 -- 出自唐·劉庭琦·奉和圣制瑞雪篇
- 云山無斷絕,秋思日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周瑀·臨川山行
- 夜霜戎馬瘦,秋草射堂閑。 -- 出自唐·薛業·晚秋贈張折沖此公事制舉
- 送君江南去,秋醉洛陽酒。 -- 出自唐·沈頌·送人還吳
- 漏長丹鳳闕,秋冷白云司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和都官苗員外秋夜省直對雨簡諸知己
- 夕照留山館,秋光落草田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句容縣東青陽館作
- 夜風吹不滅,秋露洗還明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詠螢
- 暮色催人別,秋風待雨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裴五歸京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