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潮頭出海卷秋風,風豪潮起蒼海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九日
- 客館聞鼉鼓,秋風憶蟹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游靈峰院龍龕山
- 重來草樹驚秋色,零落交朋感舊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杭州訪吉祥璘上人追感蘇才翁同賞牡丹
- 曉看雁陣驚秋晚,夜聽鶴聲知月明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興
- 故山無計行秋晚,客路從誰守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夜
- 怕作沙場夢,秋宵不敢眠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戍婦吟二首
- 從教衰謝隨秋草,到了能全晚節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澗傍菊花
- 寒藤扶壞壁,秋草帶疏欞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松溪廟
- 遠聲霜后樹,秋色水邊村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秋晚郊居
- 凄其野人奠,秋菊薦寒泉。 -- 出自·張衡·挽陳東湖先生
- 卜得上峽日,秋江風浪多。 -- 出自唐·安邑坊女·幽恨詩
- 衰柳隱長路,秋云滿太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朝邑蔡主簿期不會二首
- 落日懸高殿,秋風入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中貽朝校書衡,朝即日本人也
- 百草被霜露,秋山響砧杵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雜興八首
- 夏來菰米飯,秋至菊花酒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雜興八首
- 清晨惜分袂,秋日尚同舟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京口送別王四誼
- 窮花常閉戶,秋城聞搗衣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句
- 楚水去不盡,秋風今更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南使院遣情送江夏賀侍郎
- 東城送歸客,秋日待征車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李恬及第后還貝州
- 入樓早月中秋色,繞郭寒潮半夜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杭州于郎中
- 西陵曉月中秋色,北固軍鼙半夜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貽高讜
- 真風含素發,秋色入靈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詩
- 漢王廢苑生秋草,吳主荒宮入夜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黑氣騰蛟窟,秋云入戰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過錢塘江
- 夏租方減食,秋日更聞雷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駕西幸秋日聞雷
- 晝雨先花島,秋云掛戍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過相思寺
- 露滴滴蘅茅,秋成爽氣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桐江閑居作十二首
- 白云從冢出,秋草為誰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友生墳
- 有叟相逢帶秋醉,自拔船樁色無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漁家
- 終須畫取掛秋堂,與爾為鄰有深意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漁家
- 朔氣生荒堡,秋塵滿病容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邊上行
- 逸調無人唱,秋塘每夜空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荷花
- 洞庭湖上清秋月,月皎湖寬萬頃霜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洞庭玩月
- 釣磯自別經秋雨,長得莓苔更幾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歸紫閣下
- 傍山疏雨濕秋花,僻路淺泉浮敗果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閑步
- 旅寓在江郊,秋風正寂寥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乙丑歲九月在蕭灘鎮駐泊兩月忽得商馬楊迢…
- 內人稀見水秋千,爭擘珠簾帳殿前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苑中排比宴秋宵,弦管掙摐各自調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綠水迎吳榜,秋風入楚詞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李秀才赴婺州招
- 晴空懸蒨旆,秋色起菱湖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九日同盧使君幼平吳興郊外送李司倉赴選
- 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無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,賦得各言其志
- 如今誰山下,秋霖步淅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妙喜寺高房期靈澈上人不至,重招之一首
- 曉月離館空,秋風故山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霅溪館送韓明府章辭滿歸
- 暮色生千嶂,秋聲入五湖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陪顏使君餞宣諭蕭常侍
- 獨訪華泉去,秋風入雁門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烏程李明府水堂同盧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臺
- 從事因高唱,秋風起處聞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自蘇州訪醫回酬盧士關判官見贈
- 寒園掃綻栗,秋浪拾干薪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勞勞山居寄呈吳處士
- 春田休學稼,秋賦出儒宮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張孝廉赴舉
- 夜到洞庭月,秋經云夢天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
- 涼夜多歸夢,秋風滿故園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和裴少府懷京兄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