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醉魂覺,又聽秋鴻悲嚦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菊花新·十二樓臺
- 西山南浦盡秋意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菊花新·雪牖風軒度歲
- 渾不記、東皋秋事,西湖春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江紅·蒼石橫筇
- 綠尊翠勺,約秋風、一醉小樓先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豈徒挾老筆,秋風趁雄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
- 想朋友、春猿秋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小留只等中秋月,且放青冥萬里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鳳凰臺
- 不學張季鷹,秋風但莼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當涂月擬中秋見,建鄴水仍江上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
- 命懸鬼貌千秋事,年及懸車自不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堪笑
- 於今幾何時,秋夏終晦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秋熱
- 殘暑何時退,秋風日夜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初秋
- 荷鋤久欲眠秋云,飛翰誰驚落春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三雪
- 紫螯美不負秋風,但愧前頭子陵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道中
- 暝色如相覓,秋云不受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敬亭道中
- 夜磬番僧講,秋帆賈客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帝子經年別,秋風遠客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七夕鄭文振席上姬有楚云者為作三弄
- 銅根鐵干森秋霜,萬牛挽之供棟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童子盧親國試玉堂
- 夜雨燈誰共,秋崖藁未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五尉歸覲
- 新炊甘野薺,秋思老江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五尉歸覲
- 紉之以湘累秋蘭之佩,載之以剡溪夜雪之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司理采芙蓉圖
- 暝云延晚逕,秋蔓亞疏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晚興
- 半床明月老秋風,未必詩人一例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戲簡王尉
- 別來已賦三秋句,久欲尊為一字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簡趙簿
- 一篷煙雨載秋去,詩在江南蘆荻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酬因勝老
- 寒圃應肥菜,秋霖怕損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侄
- 妖蟆不為中秋地,老兔先奔昨夜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
- 別離菊酒才秋晚,流落椒盤忽歲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省倉見寄
- 曙雨新苔色,秋風長桂聲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事
- 鴻雁春北去,秋風復南飛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張宗原
- 故園歸未得,秋風思難持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主客張郎中
- 古磬聲難盡,秋燈色更鮮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常州院僧
- 伏日江頭別,秋風檣下眠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僧默然
- 昨宵白露下,秋氣滿山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夕遣懷
- 無暇頻相訪,秋風寂寞懷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病僧
- 惆悵東郊道,秋來雨作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老馬
- 陰徑紅桃落,秋壇白石生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游昊天玄都觀
- 詩境西南好,秋深晝夜蛩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殷堯藩侍御游山南
- 曉景松枝覆,秋光月色連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·濯纓溪
- 欲識為詩苦,秋霜若在心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心懷霜
- 晴日偷將睡,秋山乞與詩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答胡遇
- 曉泉和雨落,秋草上階生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山居寄友人
- 曉角驚眠起,秋風引病來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九日憶硯山舊居
- 別后何人見,秋來幾處禪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寄石橋僧
- 猶想成詩處,秋燈半照濤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友人之永嘉
- 幽景臨溪寺,秋蟬織杼家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顧少府
- 江南才子杜秋詩,垂老心情故國思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告別戲題十四絕句
- 遠來積石時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道友徐司判
- 嘆浮生鬢染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金蓮出玉花 拆木字起
- 定觀明月三秋夜,妙趣玄風九夏天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 贈郭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