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細眉雙聳敵秋毫,冉冉芳園日幾遭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蝶
- 惠連初擬賦秋懷,病束慵纏幾未諧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秋懷
- 苔痕作意生秋壁,樹影無端上古簾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雜興四首
- 湛盧生澀鞘秋塵,方冊誰談禮樂因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和酬泉南陳賢良見贈
- 橋橫水木已秋色,赤倚云峰正晚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晚歸
- 夕寒山翠重,秋凈鳥行高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樓晚望
- 石莎無雨瘦,秋竹共蟬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淮甸城居寄任刺史
- 午瀨懷泉瀑,秋耕負曉岡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曹南任懶夫
- 知師一枕清秋夢,多為林間放鶴天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慈師北游
- 花露濕晴春,秋燈落燼頻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贈張繪秘教九題·詩魔
- 夕照前村見,秋濤隔嶺聞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中峰
- 浩然巾杖立秋鐘,院舍門門細徑通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寺居
- 曾將五老關秋夢,只愛南薰是正聲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留題李休山居
- 征馬去翩翩,秋城月正圓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
- 言薄加湖灌秋水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鼓吹曲 忱威
- 春山拂拂橫秋水,掩映搖踵對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虞美人·春山拂拂橫秋水
- 春風拂拂橫秋水,掩映遙相對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虞美人·玉鉤鸞柱調鸚鵡
- 寒蟬欲報三秋候,寂靜幽齋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采桑子·寒蟬欲報三秋候
- 寒蟬欲報三秋候,寂靜幽居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采桑子·小庭雨過春將盡
- 梧桐落,蓼花秋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芳草渡
- 陰氣先贏縱秋熱,時節有幾相與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秋日
- 士固有大意,秋毫豈能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舍弟
- 煙嶺火明滅,秋湍聲激揚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發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
- 能供水石三秋興,不負江湖萬里心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盆池
- 鮮明百數見秋實,錯綴眾葉傾霜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橙子
- 但疑天地送秋至,惡雨疾風相觸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泝河
- 娟娟野菊經秋淡,漠漠滄江帶雨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陳世脩
- 瀧州幾番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相見歡·瀧州幾番清秋
- 聽蟬翦葉迎秋燕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杏花天·聽蟬翦葉迎秋燕
- 蒼江一色渾秋意,紅葉初光襯晚華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橫秋風吹笛
- 已覺江聲外,秋情入暮蟬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近秋懷宛叔
- 月明處處添秋色,一束芙蓉正洗妝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秋集石湖分得妝字
- 王郎一曲,千秋艷說江楫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桃葉渡
- 坐久群動息,秋空唯寂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秋夜
- 寂寥封馬鬣,秋色凈松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待讀王文公挽歌二首
- 長夜忍埋玉,秋霜不借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
- 雨闋蟲聲樂,秋深菊意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鄰幾九月五夜直
- 何處見佳菊,秋風汶水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鄰幾金鈴菊
- 木落淮南樹,秋風日夜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揚州侯都監
- 曉棧流云濕,秋湖脫葉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濟川知漢州二首
- 豫想三種迥,秋場萬庾尖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家兄喜晴用安這韻
- 亭皋資遠矚,秋思浩無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河西列岫亭
- 夜雨燈窗迥,秋苔屐齒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惠思歸錢塘
- 蔬飯茍有馀,秋毫未嘗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守哲歸廬山
- 春禽哢晴朝,秋蟲吟雨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子難題和樂亭
- 更約彫盤蘆秋實,豈徒農艷一朝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國子夏主簿李花
- 病來門不掃,秋草翳吾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吳沖卿病中偶書呈諸同舍光時變臥疾
- 昨市煙初白,秋園葉半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宜甫東樓晚飲
- 瑣瑣南陽菊,秋潭歲自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菊
- 夜烽沉不舉,秋柝寂無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二同年使北·呂濟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