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市南曲陌無秋涼,楚腰衛鬢四時芳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洛妹真珠
- 白草侵煙死,秋藜繞地紅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王浚墓下作
- 佳人一壺酒,秋容滿千里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追和何謝銅雀妓
- 相如冢上生秋柏,三秦誰是言情客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許公子鄭姬歌
- 新桂如蛾眉,秋風吹小綠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房中思
- 龐眉書客感秋蓬,誰知死草生華風;我今垂翅附冥鴻,他日不羞蛇作龍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高軒過(韓員外愈、皇甫侍御湜見過,因而命作。)
- 芙蓉凝紅得秋色,蘭臉別春啼脈脈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梁臺古愁( 一作意)
- 野色浩無主,秋明空曠間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韋仁實兄弟入關
- 臺城應教人,秋衾夢銅輦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還自會稽歌
- 官不來,官庭秋,老桐錯干青龍愁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官不來(題皇甫湜先輩廳)
- 金屏翠幔與秋宜,得此年年醉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促織
- 江南春起柂,秋至尚波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南
- 雨過百泉出,秋聲連眾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
- 畫船插幟搖秋光,鳴鐃傳鼓水洋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程公辟守洪州
- 芙蓉堂下疏秋水,且與龜魚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
- 春樊亂梅柳,秋徑深松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蒙亭
- 只應埋沒千秋后,更足詩人發冢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愍儒坑
- 團團城上日,秋至少光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黃菊有至性
- 只應埋沒千秋後,更足詩書發冢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愍儒坑
- 況復丘攀滿秋色,蜂蝶摧藏花草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昨詩示諸外弟
- 爛然辭滿紙,秋水濯新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伯虎
- 還家忽忽驚秋色,獨見黃花出短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黃花
- 黃花漠漠弄秋暉,無數蜜蜂花上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城東寺菊
- 開元天子千秋節,戚里人家承露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拒霜花
- 山田久欲折,秋至尚求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山田久欲折
- 銘旌蕭颯九秋風,薤露悲歌落月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文元賈公挽辭二首
- 擾擾復翩翩,秋床燭屢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寶覺宿精舍
- 浮云吹盡數秋毫,爚爚金波滿滿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中秋夕寄平甫諸弟
- 海霧看如洗,秋陽望卻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陪友人中秋夕賞月
- 想君魂魄千秋後,卻悔初無二頃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蘇秦
- 日下崦嵫外,秋生沆碭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亭晚眺
- 莽莽昔登臨,秋風一散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吳江
- 潘郎何用悲秋色,只此傷春發已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登西樓
- 歲熟田家樂,秋風客自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秣陵道中口占二首
- 越客上荊舠,秋風憶把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吳正仲謫官得故人寄蟹以詩謝之余次其韻
- 離闊星難聚,秋深露已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入峽寄弟
- 離闊星難聚,秋深露易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入峽寄弟
- 促織驚寒女,秋風感長年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長安主人壁
- 洞庭一葉驚秋早,濩落空嗟滯江島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
- 春去無山鳥,秋來見海槎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梧州陳司馬山齋
- 夜雨塵初滅,秋空月正懸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
- 返葬長安陌,秋風簫鼓悲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
- 日夜鄉山遠,秋風復此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初發道中寄遠
- 夕鳥聯歸翼,秋猿斷去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赴使瀧峽
- 東南行舫遠,秋浦念猿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別鄉人南還
- 江城何寂歷,秋樹亦蕭森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
- 夏云登隴首,秋露泫遼陽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餞王尚書出邊
- 晚秀復芬敷,秋光更遙衍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臨泛東湖(時任洪州)
- 是時白露三秋中,湖平月上天地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洞庭秋月行
- 空影渡鹓鴻,秋聲思蘆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