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秋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采蓮南塘秋,蓮花過人頭 -- 出自·民歌·西洲曲
- 池塘一夜秋風(fēng)冷,吹散芰荷紅玉影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紫菱洲歌
- 金井梧桐秋葉黃,珠簾不卷夜來霜 -- 出自·王昌齡·長信秋詞
- 園翁莫把秋荷折,因與游魚蓋夕陽 -- 出自宋·周密·西塍廢園
- 角聲滿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 -- 出自唐·李賀·雁門太守行
- 況屈指中秋,十分好月,不照人圓。 -- 出自·辛棄疾·木蘭花慢·滁州送范倅
- 鏡水夜來秋月,如雪。 -- 出自·溫庭筠·荷葉杯·鏡水夜來秋月
- 行人無限秋風(fēng)思,隔水青山似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稚川山水
- 紅葉黃花秋意晚,千里念行客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思遠(yuǎn)人·紅葉黃花秋意晚
- 綠蓑江上秋聞笛,紅袖樓頭夜倚欄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香菱詠月·其三
- 白兔搗藥秋復(fù)春,嫦娥孤棲與誰鄰? -- 出自唐·李白·把酒問月·故人賈淳令予問之
- 惱亂橫波秋一寸。斜陽只與黃昏近。 -- 出自宋·趙令畤·蝶戀花·卷絮風(fēng)頭寒欲盡
- 山亭水榭秋方半。鳳幃寂寞無人伴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菩薩蠻·山亭水榭秋方半
- 夕陽鳥外,秋風(fēng)原上,目斷四天垂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少年游·長安古道馬遲遲
- 秋到長門秋草黃。畫梁雙燕去,出宮墻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(yùn)·小重山·秋到長門秋草黃
- 庭戶無人秋月明,夜霜欲落氣先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夜坐
- 疏星淡月秋千院,愁云恨雨芙蓉面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塞鴻秋·春情
- 滿載一船秋色,平鋪十里湖光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西江月·阻風(fēng)山峰下
- 桂魄初生秋露微,輕羅已薄未更衣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秋夜曲
- 芙蓉生在秋江上,不向東風(fēng)怨未開。 -- 出自唐·高蟾·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
- 夜雨做成秋,恰上心頭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浪淘沙·夜雨做成秋
- 雖慚老圃秋容淡,且看黃花晚節(jié)香。 -- 出自宋·韓琦·九日水閣
- 日暮平沙秋草亂,一雙白鳥避人飛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感事
- 春山碧樹秋重綠,人在武陵溪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眼兒媚·秋思
- 胭脂洗出秋階影,冰雪招來露砌魂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薛寶釵詠白海棠
- 吹到一片秋香,清輝了如雪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琵琶仙·中秋
- 白雁亂飛秋似雪,清露生涼夜。 -- 出自元·吳西逸·清江引·秋居
- 紅蓼渡頭秋正雨,印沙鷗跡自成行,整鬟飄袖野風(fēng)香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(yùn)·浣溪沙·紅蓼渡頭秋正雨
- 十二峰頭秋草荒,冷煙寒月過瞿塘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竹枝詞
- 萬里平湖秋色冷,星辰垂影參然。 -- 出自五代·牛希濟(jì)·臨江仙·洞庭波浪颭晴天
- 月到東南秋正半。雙闕中間,浩蕩流銀漢。 -- 出自清·王國維·蝶戀花·月到東南秋正半
- 調(diào)角斷清秋,征人倚戍樓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書邊事
- 松竹含新秋,軒窗有余清。 -- 出自唐··奉和圣制中元日題奉敬寺
- 青楓江上秋帆遠(yuǎn),白帝城邊古木疏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
- 丹陽城南秋海陰,丹陽城北楚云深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芙蓉樓送辛漸二首
- 雨中百草秋爛死,階下決明顏色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雨嘆三首
- 萋萋春草秋綠,落落長松夏寒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田園樂七首·其四
- 還背垂虹秋去,四橋煙雨,一宵歌酒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龍吟·送梅津
- 情共天涯秋黯,朱橋鎖深巷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解蹀躞·醉云又兼醒雨
- 夜深斜搭秋千索,樓閣朦朧煙雨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夜深 / 寒食夜
- 春江花朝秋月夜,往往取酒還獨(dú)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 / 琵琶引
- 金井梧桐秋葉黃,珠簾不卷夜來霜 -- 出自·王昌齡·長信秋詞(其一)
- 雖慚老圃秋容淡,且看黃花晚節(jié)香 -- 出自·韓琦·九日水閣
- 金井梧桐秋葉黃,珠簾不卷夜來霜 -- 出自·王昌齡·長信秋詞(其一)
- 描寫秋天:秋聲萬戶竹,寒色五陵松 -- 出自··
- “孤猿更叫秋風(fēng)里 不是愁人亦斷腸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《憶對(duì)中秋丹桂叢,花在杯中,月在杯中》中秋節(jié)詩詞名句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皎皎白林秋,微微翠山靜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角聲滿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等閑飛鞚秋原上,獨(dú)向寒云試射聲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