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江渚秋風至,他鄉離別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初秋憶金均兩弟
- 思深秋欲近,聲靜夜相宜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
- 空水秋彌凈,林煙晚更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晚憩王少府東閣
- 洞庭秋月生湖心,層波萬頃如熔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洞庭秋月行
- 何事秋卿詠,逢時亦悄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白刑部聞新蟬
- 吏散秋庭寂,烏啼煙樹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
- 共憶秋官處,馀霞曲水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春日尋花有懷白侍郎閣老
- 洛陽秋日正凄凄,君去西秦更向西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送楊處厚入關便游蜀
- 降幡秋練白,驛騎晝塵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元和癸巳歲仲秋,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,徼后
- 窮巷秋風起,先摧蘭蕙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萋兮吟
- 雀羅秋寂寂,蟲翅曉薨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牛相公見示新什,謹依本韻次用以抒下情
- 西北秋風凋蕙蘭,洞庭波上碧云寒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重送鴻舉師赴江陵謁馬逢侍御
- 春和秋霽野花開,玩景尋芳處處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吐綬鳥詞
- 黔江秋水浸云霓,獨泛慈航路不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義舟師卻還黔南
- 樹含秋露曉,閣倚碧天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早秋集賢院即事
- 已覺秋窗秋不盡,那堪風雨助凄涼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秋窗風雨夕
- 驚破秋窗秋夢綠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秋窗風雨夕
- 抱得秋情不忍眠,自向秋屏移淚燭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秋窗風雨夕
- 欲訊秋情眾莫知,喃喃負手叩東籬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問菊
- 春恨秋悲皆自惹,花容月貌為誰妍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薄命司對聯
- 蟬鳴秋城夕,鳥去江天長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,因呈院中諸公
- 渭上秋雨過,北風何騷騷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,寄舍弟侄等
- 峽口秋水壯,沙邊且停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春去秋來不相待,水中月色長不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敷水歌,送竇漸入京
- 蒼茫秋山晦,蕭瑟寒松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華陰東郭客舍憶閻防
- 山驛秋云冷,江帆暮雨低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祁四再赴江南別詩
- 江柳秋吐葉,山花寒滿枝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評事入京
- 惆悵秋草死,蕭條芳歲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李翥游江外
- 潁陽秋草今黃盡,醉臥君家猶未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
- 巴江秋月新,閣道發征輪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嚴詵擢第歸蜀
- 歸夢秋能作,鄉書醉懶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浐水東店送唐子歸嵩陽
- 水浸秋天風皺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水浸秋天風皺浪
- 八月秋高風歷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八月秋高風歷亂
- 路隔秋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鄉子·雨後斜陽
- 去年秋晚此園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少年游·去年秋晚此園中
- 離離秋實弄輕霜,嬌紅脈脈,似見胭脂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涼州令/梁州令
- 是時秋卉紅,嶺谷堆纈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憶山示圣俞
- 孤城秋枕水,千室夜鳴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祝熙載之東陽主簿
- 寂寞秋風群玉殿,還同恍惚夢鈞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永昭陵挽詞三首
- 何處秋風催客鬢,青絲恐逐物華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劉半千平陽簿
- 況逢秋雨霽,濃翠新染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
- 弓勁秋風鳴白角,帳寒春雪壓青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渭州王仲儀龍圖
- 橘柚秋苞繁,烏程春甕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胡學士知湖州
- 忽值秋日明,彩翠浮空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曇穎歸廬山
- 長河秋雨多,夜插寒潮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
- 十里秋風紅菡萏,一溪春水碧漪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聞潁州通判國博與知郡學士唱和頗多因以奉寄
- 曉露秋暉浮,清陰藥欄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人寄雙桂樹子
- 葉落秋水冷,眾鳥聲已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蟲鳴
- 漸素秋向晚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清商怨·關河愁思望處滿
- 拜賜秋風里,分行黼座前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劉原父從幸後苑觀稻呈講筵諸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