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時當(dāng)秋夜月,日值曰庚午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李甘詩
- 褒中秋鼓角,渭曲晚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
- 有恨秋來極,無端別后知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偶題二首
- 蟬吟秋色樹,鴉噪夕陽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晚江上遣懷
- 灞岸秋猶嫩,藍橋水始喧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奉送中丞姊夫儔自大理卿出鎮(zhèn)江西敘事書懷因
- 江畔秋光蟾閣鏡,檻前山翠茂陵眉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桐葉
- 彭蠡秋連萬里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唐州李玭尚書
- 孤鴻秋出塞,一葉暗辭林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夢
- 微雨秋栽竹,孤燈夜讀書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卜居招書侶
- 書回秋欲盡,酒醒夜初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夕有懷
- 橫煙秋水上,疏雨夕陽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霽寄遠
- 數(shù)條秋水掛瑯玕,玉手丁當(dāng)怕夜寒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方響
- 陵陽秋盡多歸思,紅樹蕭蕭覆碧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
- 曬書秋日晚,洗藥石泉香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西山草堂
- 謝傅秋涼閱管弦,徒教賤子侍華筵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醉后呈崔大夫
- 盈盈秋水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尉遲杯·寵佳麗
- 動悲秋情緒,當(dāng)時宋玉應(yīng)同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雪梅香
- 向深秋,雨余爽氣肅西郊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鳳歸云
- 每到秋來添,轉(zhuǎn)添甚況味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爪茉莉(秋夜)
- 世味秋荼苦,人間直道窮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哀范君三章
- 曾驚秋肅臨天下,敢遣春溫上筆端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辛亥殘秋偶作
- 蜀書秋信斷,黑水朝波咽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看見秋眉換新綠,二十男兒那刺促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浩歌
- 石根秋水明,石畔秋草瘦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五首 其五
- 金隱秋塵姿,無人為帶飾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漢唐姬飲酒歌
- 蜀道秋深云滿林,湘江半夜龍驚起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龍夜吟
- 幽愁秋氣上青楓,涼夜波間吟古龍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湘妃
- 江北秋陰一半開,晚云含雨卻低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上
- 慟哭秋原何處村,千家今有百家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
- 臥送秋月沒,起看朝陽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憶在秋浦北,空江上新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漠漠秋陰護掖垣,青云只在兩楹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
- 千里秋風(fēng)相望處,皖公溪上正開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孫正之
- 慘慘秋陰綠樹昏,荒城高處閉柴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閑居遣興
- 中江秋浸兩崖間,逆洄與我相往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彭器資
- 院落秋深數(shù)菊叢,緣花錯莫兩三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詠菊二首
- 慷慨秋風(fēng)起,悲歌不為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公三首其三——旅思
- 樹色秋擎出,鐘聲浪答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回峰寺詩
- 依倚秋風(fēng)氣象豪,似欺黃雀在蓬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鴟
- 況余秋盤中,快噉取饜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賦棗
- 大江秋正清,島溆相縈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曾子固南豐道中所寄
- 分我秋柏實,問言歸何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今日非昨日
- 竹上秋風(fēng)吹網(wǎng)絲,角門常閉吏人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省中沈文通廳事
- 門前秋水可揚舲,有意西尋白下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叔招不往
- 池塹秋水凈,扁舟逆涼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夜泛舟
- 江涵秋景雁初飛,沙尾長檣發(fā)漸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之將行
- 洞庭秋正闊,余欲泛歸船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洞庭湖寄閻九
- 海亭秋日望,委曲見江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秋登張明府海亭
- 照日秋云迥,浮天渤澥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與顏錢塘登障樓(一作樟亭)望潮作
- 南土秋雖半,東湖草未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東湖臨泛餞王司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