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不敢折巾強自附,為君沽酒酹秋風。 -- 出自明·楊文卿·過郭林宗墓
- 斜日在山人散后,亂蟬疏柳自秋風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與笑軒晚過穎山精舍
- 遼海有靈歸夜月,荒原無樹著秋吟。 -- 出自明·葉杞·挽楊員外(諱乘)
- 獨向月明彈一曲,白頭雙淚落秋濤。 -- 出自明·葉權·聽查八十琵琶
- 萬井村墟空杼軸,半樓風月尚秋千。 -- 出自明·易恒·清明約友游昆山(二十四韻)
- 鼓角聲沈知夜寂,梧桐葉盡覺秋多。 -- 出自明·易恒·中秋對月(三首。丁未)
- 萬里長風吹落木,孤云斜日照秋苔。 -- 出自明·殷云霄·九日得繼之書
- 七彩明珰九華珮,紫縠文羅掩秋翠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春思曲
- 病骨棱層影漸銷,絺香何日生秋廟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仿杜工部同谷七歌
- 君不見畫中絕是琴中趣,萬壑秋風滿松樹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自畫萬壑松風圖歌贈天迨朱秉中梅花巢
- 清晨起來頭不梳,快展溪藤潑秋水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朱叔仲山水引為鄒生作
- 問水尋山各自忙,草鞋無底踏秋霜。 -- 出自明·圓復·留別念空
- 平原霜氣在毫末,水面猶覺吹秋風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贈筆工陸繼翁
- 浣花女兒立沙際,青裙白足如秋霜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清江曲送宋尚德自峽中回
- 佩環解下明月珠,五色虹光照秋碧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送蔚教授歸襄陽分題得解佩渚
- 高堂中夜燒長燭,為我寫出《秋山圖》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訪弟長沙霍元瞻雪夜為作秋山圖
- 仙韶入夜度晴空,飛瀑隨風灑秋月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松澗亭
- 別路歸鞍金屈卮,瑤華篇贈欲秋時。 -- 出自明·張含·寄升庵長句(三首)
- 冰簟銀床倚石屏,芭蕉涼露濕秋庭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吹笛士女圖
- 理卷霜毛宿晚汀,旅魂應自繞秋冥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宿雁圖
- 后夜繁霜凋綠蓋,洞房歸去理秋砧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若耶溪
- 十二瓊樓麗紫清,銀河隔座瀉秋聲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游仙詞(十七首)
- 寥落文衿嘆二髦,倚空灝氣渺秋毫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偶成
- 榆晚高堂續構成,獨橋雙澗步秋清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訪朋山如愚尊師榆原真館
- 北苑高情宿世同,疏林汀渚正秋風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題自畫秋林平遠
- 鶴骨虬筋左紐文,雷裂霜皴古秋色。 -- 出自明·張淵·題白石翁畫虞山古檜
- 憑君開卷望孤山,三灌薔薇咀秋菊。 -- 出自明·張淵·題林和靖秋深二帖與石田同用坡韻
- 正是關河愁絕處,柳條無數作秋聲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阻風
- 玉立烏橋一羽毛,締觀塵世如秋毫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沔縣武侯祠
- 定情為雨更為云,燕婉春朝復秋夕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半日曾閑竹院中,別來今見哭秋風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哀翁舜卿
- 云壓樹頭兼雨氣,水流溪口夾秋聲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題水墨云山雨意畫
- 風臺神人鐵作背,哭聲酸骨啼秋裳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斜飛敗草濕露光,玉門一滴牽秋腸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青屏玉女斷香魂,露黛如啼怨秋鬼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堂沿松竹署耦耕,閣敞湖山額秋水。 -- 出自明·周永年·又和題(一首)
- 閑摘松花釀春酒,旋裁荷葉制秋衣。 -- 出自明·朱靜庵·湖曲
- 樓上君王自聽得,盡知合院動秋砧。 -- 出自明·朱讓栩·擬古宮詞一百首
- 嫩竹半欹聽夜雨,晚云收盡看秋晴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靜坐
- 忽見駕來頻奉旨,含羞不肯上秋千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獨木涼亭錫宴時,年年巡幸孟秋歸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水國人家種楊柳,清明士女競秋千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清明揚州道中憶王端公
- 新詩已舊不堪聞,江南荒館隔秋云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感辛夷花曲
- 南澗飛淙雜雨鳴,顛風老樹作秋聲。 -- 出自明·竺隱道公·天竺雜詠
- 拱北樓高滄海近,夕陽闌檻倚秋濤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直沽
- 衲被蒙頭,草鞋著腳,風雨瀟瀟秋意深。 -- 出自元·完顏?·沁園春·壯歲耽書
- 桂殿長愁不記春,黃金四屋起秋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門怨
- 草不謝榮于春風,木不怨落于秋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日出入行
- 桂殿長愁不記春,黃金四屋起秋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門怨二首
- 白云映水搖空城,白露垂珠滴秋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城西樓月下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