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已識山中早晚涼,今朝況復立秋當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立秋日作
- 日出見鷗知島近,宵分聞雨感秋深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澳亞歸舟雜興
- (歸時三四月之交,實南半球之秋末也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澳亞歸舟雜興
- 只道春風屬楊柳,不知楊柳有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年少春游
- 君王幸顧苦不早,不及春風與秋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明妃怨
- 愧我不如樓上人,日日開窗看秋碧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
- 大鷹猙獰爪決石,側目高堂睨秋碧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鷹送羅緝熙南歸
- 本為紅塵辭俗眼,豈因多病怯秋風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敷五菊屏
- 皇天平分四時兮,竊獨悲此廩秋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夷王下堂王室卑,平王東遷春秋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識見超然地位高,人言情偽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知言
- 兩鬢西風吹斷蓬,杖藜扶病看秋容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保安留別瞿存齋
- 到此豁然如夢覺,一天疏雨濕秋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和靜照詩韻
- 一片月光涼似水,半扶花影上秋千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春夜
- 天際歸鴻書梵字,夜深砧杵送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話盡離微人不會,不如養羽候秋負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雪意浮空迷遠目,月木疏影見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直舍大風書事寄循道
- 宋玉所悲吾所喜,長哦聊復發秋聲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方罹殘熱忽值新涼喜而賦反悲秋
- 獨秀不知為獨秀,退然自視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徐子比獨秀亭二首
- 小立三人靜楚云,水田漠漠向秋分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偕一之世卿詣楚云臺偶作呈世卿
- 漢楚英雄逝水東,蕭蕭荒壘幾秋風。 -- 出自明·張弼·胡陵城
- 間關僅得返鄉里,脫命羅罔真秋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兵后逢張孝廉醇
- 澀如清澗溜凍泉,細若碧樹吟秋蟬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
- 睢陽醉磨一斗墨,夢落荊南寫秋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朱澤民荊南舊業圖
- 莫問吳宮與梁苑,一般草露覆秋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松雪翁臨祐陵草蟲
- 人雜島夷爭午市,潮隨山雨入秋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李使君鎮海昌(州有雙廟)
- 橘柚林中薜荔垣,幽尋幾度入秋園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流通院(二首)
- 況復斗橫催角引,梅花爛熳散秋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眠睡
- 聞道東京已返蹕,箕云緱月得秋耕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視蘊文
- 越女腰支勝趙女,生平不敢賽秋千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聞四明人不喜秋千因作
- 歇馬不須尋古事,隋家陵樹正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送程峴坡過揚州
- 曾伴浮云歸晚翠,猶陪落日泛秋聲;世間無限丹青手,一片傷心畫不成。 -- 出自唐·高蟾·金陵晚望
- 豐年自古說來牟,四月麥熟勝秋收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謝麪
- 譜系庭筠出管城,胸中千畝盡秋清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畫士劉信可二首
- 后百千年誰獨立,萬古一覽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題龜峰
- 愿以醍醐參圣酒,還將祇苑當秋汾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從幸香山寺應制
- 玉斝滿斟長壽酒,冰輪探借中秋月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江左惟公
- 羞與春華艷冶同,殷勤培溉待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留山間種藝十絕
- 先做田間三日霖,冰輪出海掃秋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雨口號九首呈潘侯
- 芰制子能華歲晏,莼羹吾亦感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湯伯紀送別二首
- 少借一年天肯否,要看穡寶得秋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使君劭農一首
- 經月疏行臺上路,秣陵城郭忽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鳳凰臺晚眺
- 后殿君如傲霜菊,早衰吾似望秋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笑黃德遠
- 玉弝朱弦敕賜弓,新加二斗得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看射柳枝
- 去年八月幽并道,昭王陵邊哭秋草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六嘆(集已載三首)
- 夏夜僧窗淡月籠,新涼絕類九秋中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招客見贈韻
- 詩鳴一代屬山谷,草根亦復吟秋蟲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肇慶守鄭子禮以李北海石室碑見寄輒次山谷老
- 九姓如今盡臣妾,歸期那肯待秋風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
- 高闕如天縈曉夢,華筵似水隔秋期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代人贈杜牧侍御 宣州會中。
- 招得片魂騎匹馬,西風斜日入秋原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別牛郎中門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