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道旁駿馬金叵羅,欲住不住橫秋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采蓮曲
- 百草千花雩落盡,芙蓉小苑成秋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臨江仙·百草千花雩落盡
- 開元九年燕公說,奉詔聽置千秋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八月五日歌
- 鴻雁流離夢亦驚,滿懷凄怨足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補(bǔ)夢中所作
- 花影一闌吟夜月,松聲半榻臥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閑居
- 獨(dú)捲疏帷成默坐,暗蟲相應(yīng)作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八月望夜不見月有感
- 薄芡因依殘漲沼,棗梨狼藉晚秋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晚秋北園二首
- 天極包荒恩未報,敢隨張翰憶秋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官廩月錢不足經(jīng)費(fèi)
- 葉葉棠梨戰(zhàn)野風(fēng),滿枝哀意為秋紅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野路見棠梨紅葉為斜日所照尤可愛
- 野菊斑斑岸蓼紅,使旗同駐賞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西湖席上呈張學(xué)士
- 積雨古墻生綠衣,幽花點(diǎn)點(diǎn)弄秋姿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七月六日絕句
- 秋思鄉(xiāng)愁兩苦辛,每臨西北望秋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秋三絕
- 空亭無人日色午,但聽桐葉驚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池上三首
- 為問竹窗清夜月,從今誰解聽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別齊安稅務(wù)窗竹二絕
- 積雨空階生綠衣,幽幽點(diǎn)點(diǎn)弄秋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七月六日二首
- 松蓋草茵迎不至,南山桂子老秋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扇二首
- 犖確山行穿翠微,石云秋露濕秋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萬松亭有感
- 半開微斂竟無言,裛露微微灑秋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對蓮花戲寄晁應(yīng)之
- 芳草長時寒食天,紅墻低處見秋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二月詞
- 但見饑寒號歲晚,不聞簫鼓賽秋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李令放稅
- 木落風(fēng)高砧杵傷,孤城更漏入秋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夜
- 鼓角凌虛雉堞牢,晚天如監(jiān)絕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楚城曉望
- 春耕迤邐上空山,夜磷青熒照秋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詩四首·吊連昌
- 已許孤高凌夏日,不妨堅(jiān)老要秋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喬木
- 凄風(fēng)寒涼肅肌骨,五月更衣初秋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昨者
- 春風(fēng)嶺上望齊安,太昊城邊攬秋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至都下
- 西風(fēng)墻頭吹葉黃,蟲絲當(dāng)戶理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君家誠易知曲
- 青杏園林花盡落,晚風(fēng)吹雨濕秋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予向集賢殿試罷寓居京師嘗游西岡錢昌武郎中
- 長恨南城催曉急,五更吹角怨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吹角
- 徐御冰輪行碧落,世間多少感秋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近中秋
- 為問西風(fēng)來幾日,夕陽宮殿亦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局中晚坐
- 白日有書追睡思,青燈無夢聽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初入試院
- 南畝稻粱仍歲熟,舊山芝術(shù)入秋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過泗州推官王永年致仕還鄉(xiāng)王年四十而致仕士
- 歲晚蒼槐甘老大,盡將黃葉付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昏昏
- 誰謂塵埃無野興,故乘風(fēng)雨看秋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之天長題新亭壁二首
- 云卷山光到眼前,滿川搖落早秋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之天長題新亭壁二首
- 男耕女織蒙惠化,麥?zhǔn)祜豇Q長秋稼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四赴夏縣
- 諫獵歸來綺季歌,大茅峰影滿秋波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贈茅山高拾遺
- 龍?jiān)谑堵勔褂辏阋粕充疽?span id="lvzbbrz" class="hong">秋潮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靈山寺行堅(jiān)師院
- 五夜有情隨暮雨,百年無節(jié)待秋霜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途經(jīng)敷水
- 高樹有風(fēng)聞夜磬,遠(yuǎn)山無月見秋燈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南亭夜坐,貽開元禪定二道者
- 楚客停橈太守知,露凝丹葉自秋悲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舟行早發(fā)廬陵郡郭寄滕郎中
- 五夜有心隨暮雨,百年無節(jié)抱秋霜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房千里博士
- 齊唱離歌愁晚月,獨(dú)看征棹怨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張厚浙東謁丁常侍
- 簫鼓散時逢夜雨,綺羅分處下秋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留別趙端公
- 鼓角因風(fēng)飄朔氣,旌旗映水發(fā)秋光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述舊紀(jì)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
- 節(jié)近重陽念歸否,眼前籬菊帶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權(quán)器
- 百年骨肉歸下泉,萬里枌榆長秋草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鄰相反行
- 霞泛水文沈暮色,樹凌金氣發(fā)秋光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九日郡齋有感
- 一朝嫁得征戍兒,荷戈千里防秋去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追昔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