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惟有金河舊時雁,年年秋色過江來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題趙魏公畫
- 畫角城頭烏亂啼,客行秋日思凄凄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送丁彥祥入京兼呈危太樸應(yīng)奉
- 人家一路青山下,只有秋田落雁多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過女兒浦
- 甲乙帷虛夜,蓬萊殿敞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太常奉禮郎劉仲庸以二宮命使南省織金段龍
- 滄洲露白蒹葭滿,甲第秋聲蟋蟀高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君不見乾坤狡兔飛鳥秋,脫使子房無世仇,箕棲潁飲死即休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題留侯小像
- 星入夜寒芒角動,地連秋暝瘴氛低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于子實辟淮閫掾
- 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一首,乃張孝祥詞。 -- 出自宋·虞薦發(fā)·如此江山 泛曲阿后湖 曲阿詞綜曲阿詞綜中,
- 石池水碧連朝雨,金粟秋開滿樹花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山院
- 達(dá)人曾擬同天地,上有秋蟲為篆銘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竹爐
- 卻不知春,不知夏,不知秋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行香子·玉殿瓊樓
- 金閨背襯鴛鴦冷,春困秋千立畫干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宮詞
- 子午沖和連卯酉,春冬秋夏相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 說四象
- 甚日再相逢,到來歲、新秋重歇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驀山溪·王徐道友
- 雨過春將晚,風(fēng)來又早秋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南柯子·雨過春將晚
- 滿喙明珠三百顆,一夕秋風(fēng)吹落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酹江月 賦雞頭
- 一片廣寒宮殿,桂影數(shù)秋毫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望月婆羅門引 中秋夜
- 時夜漏交二鼓燈下書,秋澗老人題花時樂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秦樓月 已丑歲春分前一日,栽培眾卉罷,晚
- 壽波瀲滟宮壺暖,滿泛秋光醉綠 -- 出自元·王惲·鷓鴣引 為耶律總管太夫人壽
- 妖嬈厭紅紫,來賞玉湖秋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調(diào)歌頭 賞白蓮招飲
- 一春心事閑無處,兩鬢秋霜細(xì)有華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鷓鴣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
- 記漢皋亭上,從別后、幾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木蘭花慢 次韻奉答劉兄
- 一春心事閑無處,兩鬢秋霜細(xì)有華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鷓鴣天·室人降日以此奉寄
- 正關(guān)河、疏星殘月,幾聲秋雨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金縷曲 雙陸
- 白鹿廬山夢,,頡頏天地秋。 -- 出自元·廉希憲·水調(diào)歌頭 讀書嚴(yán) 永樂大典九千七百六十五嚴(yán)
- 掩白沙翠竹柴門,聽徹秋來夜雨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黑漆弩 村居遣興
- 并教風(fēng)露入吟尊,不惜秋光渾減 -- 出自元·劉因·木蘭花·錦云十里川妃供
- 俄又報、槐花風(fēng)急,一天秋色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滿江紅 謝番丞薦舉
- 翠被馀聲,涼宵陡頓驚秋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高陽臺 鴛鴦菊
- 沉沉永夜,漾水色、窗軒秋凈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天香 壽桂金堂竹泉總管
- 象服照青春,□□□□秋香薦,北堂卮酒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洞仙歌 慶張閭總管母八十
- 西華頂、十丈高花,九天秋露,結(jié)就翠房瑤實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皓月清霜
- 幾度到來渾不語,獨依秋色數(shù)歸鴻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費無隱丹室
- 池深風(fēng)露香,荷意淡欲秋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夏日偕友晚步飲聽泉軒
- 有懷誰與言,注目孤鴻秋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湘中
- 不愧大學(xué)篇,芳塵映千秋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止善堂
- 雞犬三家店,陂塘五月秋,風(fēng)雨一帆舟。 -- 出自元·徐再思·梧葉兒·山色投西去
- 髻擁春云松玉釵,眉淡秋山羞鏡臺。 -- 出自元·徐再思·憑欄人
- 片帆搖曳,喜東風(fēng)吹雨,秋容新沐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,客有歌大江東去詞者
- 愛幽花帶露,映曉色,淡秋塘。 -- 出自元·曹居一·木蘭花慢 白蓮 元草堂詩余卷上
- 鐘鳴片石夜,月滿九江秋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夜登石鐘山
- 明明樓閣夜,有客獨尋秋。 -- 出自清·吳震·月夜游孤山
- 層層都活石氣中,夜卷秋聲入吟腹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趙叔雍高梧軒圖
- 投山歸鳥與銜晴,搖蕩秋光柳岸清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用韻答宗武秋夜集初堂坐客為說鬼故有末句
- 地寒峰障日,天近鶚橫秋。 -- 出自清·嚴(yán)遂成·龍泉關(guān)
- 馬首桓州又懿州,朔風(fēng)秋冷黑貂裘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有感
- 銅駝夜泣苔花冷,銀雁秋飛寶氣消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送僧游杭
- 焚香就華月,援琴彈素秋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月夜登豫章南樓
- 百年土穴何須共,三載秋墳且汝違。 -- 出自清·范當(dāng)世·大橋墓下
- 露下百草變,凄凄天地秋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秋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