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鬼啼湘竹雨,木落洞庭秋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聽琴
- 炎夏忽已變,西風飄然秋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庚寅秋病得語不復詮次名曰感懷
- 沙路抵長夏,入山如早秋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宿界首寺施府墓園也次孟使君壁間韻三首
- 半林空翠濕晴露,滿院秋香吹晚寒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九日雨游薦福寺
- 自我來溧陽,四見木葉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
- 悄無人跡如深井,慣聽秋聲是冷官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秋晚齋居
- 葵傾那有日,麥腐欲無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潦雨排悶二首
- 宿雨漲溪流,江南四月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潦雨排悶二首
- 春風郊野豈不樂,籬落秋風又如此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草蟲圖
- 雙星方卜夜,載宿已交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新秋
- 故鄉兵后幾人在,明月秋中何處圓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又送程公禮侍父歸蜀用方萬里韻
- 蹤跡分明予甚愛,正當秋曉月明時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黑兔
- 、惜無老樊川,酒酣吟杜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居游行寄費廷玉
- 驟雨忽終日,高田知有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六月雨
- 鶴溪近與練湖連,一境秋水清無邊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石民瞻畫鶴溪圖
- 西南振響使人驚,未必秋聲作此聲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夜聞秋聲
- 山中茅屋不歸去,空想秋風暗綠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至日用張伯舉韻
- 鳳仙繞砌錦斕斑,未著秋霜盡耐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村舍即事
- 誰留夜月群仙佩,絕勝秋風畹圖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趙子固水墨雙鉤水仙巷
- 落雁湘湖月,孤砧粵樹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渡越
- 云煙易得晚,城市那知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黃渚舟中
- 千年傳說庾公游,遠戌秋塵障兩眸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登庾樓
- 逍遙行樂立西風,多聽秋聲耳欲聾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晚立接泥渡邊
- 香凝燕寢曉,喜見鴻集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蘄州城下晚思
- 瘦葉浮根傍柳磯,水天秋色夕陽時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蓼花
- 寂寞城西寺,重來已素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周孚與高伯庸同游王氏庵歸而閭丘仲詩至因次
- 通明可使書窗透,肯拾秋螢聚作囊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金燈花
- 山遙晴有侵檐色,樹禿秋地撼野聲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江城懷隱
- 直須第四番開過,都灑秋愁落翠叢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茉莉花
- 籬笆雨過晚陽紅,碧襯秋空點染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牽牛花
- 鳳閒露輦荒瑤草,龍濕秋衣翦玉蓮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水仙廟
- 水亂渾疑雨,山深只見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太平興國宮
- 空云駕我登天池,江山秋渺無津涯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
- 來此看云內欲仙,竹窗秋霧蓊爐煙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宿清虛庵二首
- 茅屋冷欲壓,今日方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冷翠谷口占
- 云過秋天亂擘絮,風透秋窗遺剪刀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午陰坐清足軒
- 鉤簾癡坐空搔首,直睨秋云割新霽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午陰坐清足軒
- 武定波寒看落月,石頭秋晚吊荒蹊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奉懷明仲舊鄰舍
- 冷澹一枝兩葉,筆下老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劉沆·甘州/八聲甘州
- 幔亭山色長如畫,破衲秋風自有情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壬寅和謝拙逸寄芳洲韻
- 月殿姮娥云深處,近清秋、丹桂催開早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賀新郎·丹鳳翔云表
- 寒塘凈如鏡,云冷水葓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題秋塘圖二首
- 根盤蟾窟古,花落驚峰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賦月中佳
- 六月江湖冷,三山風雨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送范竹所赴吳江學職
- 西樓外、天低水涌,龍挾秋吟。 -- 出自宋·彭芳遠·滿江紅·愁滿關山
- 牛背斜陽添別恨,鸞膠秋月續琴心。 -- 出自宋·彭芳遠·滿江紅·愁滿關山
- 彈箏,舊家伴侶,記雁啼秋水,下指成音。 -- 出自宋·吳元可·鳳凰臺上憶吹簫·更不成愁
- 毗盧金色界,爛熳菊花秋。 -- 出自宋·彭子翔·臨江仙·佛說波斯王此歲
- 奈不在身先在子,果向秋風摶鶚。 -- 出自宋·張倅·百字謠/念奴嬌
- 卷盡風和雨,晴日照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萬某·水調歌頭·卷盡風和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