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旱極乃得雨,凄然天已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二首
- 平生人物論,自謂富陽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臧正卿示舊所唱酬秋字韻詩軸要季承同用韻贈
- 自聞遠齋亡,時序忽晚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秋懷十首
- 冉冉年將老,冥冥雨送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秋日書懷
- 紅葉連峰雨,黃花獨徑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秋雨感懷
- 綠竹依人好,紅蕖取意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三月審知以余行有日置酒于智門寺后竹間小亭
- 旱而逢小雨,月亦當季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舟中雨作
- 籬菊吐寒花,香弄小園秋色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好事近·籬菊吐寒花
- 嫩寒天,金氣雨,攬斷一秋事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祝英臺近·嫩寒天
- 花傳春色枝枝到,雨遞秋聲點點分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句
- 上淺難藏夢里身,春花秋草幾悲辛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柯君振相別三十余年為言親喪不能舉請賦此詩
- 正好行吟君已去,別移秋色付誰家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菊花開送徐靈淵
- 規模古樂府,接續后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贈杜幼高
- 去日春蠶吐素絲,歸時秋菊剝金衣。 -- 出自宋·劉褒·題小槳
- 苔徑追憶曾游,念誰伴、秋千彩繩芳柱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宴山亭/燕山亭
- 曳杖太湖曲,笑傲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水調歌頭·再拜識英度
- 輸與逃秦侶,絕境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調歌頭·欲覓存心法
- 日釀天正綠,風酣麥方秋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懷十首
- 蘿衣裊裊帶涼風,人道秋空豈是空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秋興
- 皂蓋朱轓練水濱,春生秋殺總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送趙君十絕
- 翻手作春杏開早,覆手秋風葉如掃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擊鼓行
- 景風故隨車,為我回涼秋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陋居五詠·景風院
- 於焉種荷花,遙剪西湖秋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陋居五詠·竹澗
- 紅旆綠油生羽翼,落霞秋水動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送趙侍朗被召
- 發廩寧憂歲,防邊不待秋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故邕管安撫李思永挽章三首
- 心閑更了官中事,未必秋風奈老何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陪總卿戎帥登高因至郊外
- 可無蜂蠆慮,馬健更防秋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聞官軍收復新息
- 月洗黃蘆雪,天生紫蟹秋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句
- 詞人頭欲雪,壯士淚如秋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寄吳鈐干
- 青天不惜日,壯士偏知秋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答辛幼安
- 郭公郭公,聞爾失國春秋時,何事到此猶悲啼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郭公篇
- 云收霧斂,過一番疏雨,秋容新沐。 -- 出自宋·俞國寶·念奴嬌·云收霧斂
- 帆帶暮云歸別浦,崖拖秋色落澄波。 -- 出自宋·程準·明遠樓
- 有沙邊、寒蛩吟透,梧桐秋雨。 -- 出自宋·汪晫·賀新郎·夜對燈花語
- 試問余恩深幾許,江闊秋清無底。 -- 出自宋·徐鹿卿·賀新郎·解組輕千里
- 不學花奴簪紅權,且看秋香宜晚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賀新郎·鵠立通明殿
- 標格銀蟾光皎潔,精神秋水碧漣漪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賀晚生子
- 殷勤寄語班姬道,只恐秋深卻要伊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雨中即事簡二友
- 雨后鳴湍走碧溪,水聲秋意恰相宜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山房秋日即事
- 失驚墻外已飄黃,屈指秋來十日強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山房秋日即事
- 中行別意增懷抱,昨夜秋聲到客船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送行詩
- 鞭浮野竹數莖筍,葉俯秋荷幾柄蓮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上清宮
- 支師支師汝誠能,春蚓秋蛇幾時了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書西湖雷峰云講主草書
- 旱姜水芋年時熟,春薤秋菘意味真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蔬圃
- 君歸訪司馬,坐忘春與秋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送繼一郭處士
- 人間落木蕭蕭下,獨倚秋江畫不如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鷓鴣天·莫惜花前泥酒壺
- 風掀一潭雨,佛坐四時秋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大龍湫
- 吏退早衙花谷靜,鶴翔秋戹訟庭寬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送蔣肖韓赴弋陽
- 空見說,香鎖霧扃,心似秋蓮苦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喜遷鶯·涼云歸去
- 芳郊外,鶯恨燕愁,不管秋千冷紅索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蘭陵王·灑虛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