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云傳鄧林雨,月送滄浪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足亭張康節(jié)南亭也臺數(shù)尺亭在其上
- 山川納商氣,凜凜天地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谷隱飲中以采菱渡頭風起策杖村西日斜為韻探
- 秪應涼冷後,蕭颯更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戲贈史次仲
- 先生雖千載,生氣尚橫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孔北海堂
- 淺塘疏荇水,高樹老藤秋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游虎丘
- 危樓百尺對東山,簾幕秋風卷暮寒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西樓
- 長安美少年,氣概凌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趙企·別天臺
- 疏雨洗煙波,雨過滿江秋色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好事近·疏雨洗煙波
- 無令一年中,虛煩天地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戲成一詩簡牛
- 西日墮云斜照盡,半山秋雨落馀飛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貴溪道中四絕
- 勅書勸論因人情,要使秋稼如云平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趙子禮勸農(nóng)回有詩和者盈軸然皆頌德詩非勸農(nóng)
- 芳菊江蘺泣冷煙,秋風秋雨老行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邵馬勾二首
- 山祠鐘送夜,水國笛橫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楊村四十韻
- 從此重陽后,殷勤送暮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重陽已后折菊泛酒
- 春陌露草悲銅駝,漢宮秋吹驚紈羅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感歌行
- 北窗季弟還知否,一夜秋聲已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宿青城板橋寺
- 遙天孤雁泣離群,疊疊秋山更莫云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晚飲馮秀才宅
- 霧中楮皮厚一尺,岷溪秋浪如藍碧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謝王司戶惠紙被
- 個中適意即吾廬,可是秋來杖屨疏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尹公湖晚歸
- 云邊山近雨,石下水通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湖上招故人
- 好在夕陽凝睇處,數(shù)筆秋山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浪淘沙·山徑晚樵遠
- 水激崖邊石,風高島上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聽元規(guī)琴
- 風來晝榻消殘暑,雨過秋蟬送晚聲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七言再詠
- 獨步長橋上,今夕是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水調(diào)歌頭·獨步長橋上
- 兩岸垂楊鎖暮煙,正是秋光老。 -- 出自宋·美奴·卜算子·送我出東門
- 遙知洞戶隔煙窗,簟橫秋水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西河·山驛晚
- 唯愿如松似□,永保千秋歲。 -- 出自宋·莫蒙·瑞庭花引
- 木落山高真?zhèn)€是,一雨秋容新沐。 -- 出自宋·韓駒·念奴嬌·海天向晚
- 荏苒荒三徑,依稀度九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東·與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勝亭有作三律
- 尚幾駐車駢,俯為觀有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代答
- 每年才到此,無處不驚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何元章新秋
- 小窗客夢忽驚破,知是秋雨來池間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靈峰聞秋雨
- 行當擺脫州縣冗,下跨秋風開六翮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符正民罷倅永嘉
- 云壓江邊草樹低,麥搖秋色望中迷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雨過
- 初疑云母光相射,又似秋蟬翼乍枯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廣中菩提樹取其葉用水浸之葉肉盡潰而脈理獨
- 四鄰酒熟人常笑,萬木秋深葉不枯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秋夜山居
- 出門上馬雖所樂,乍見秋風變念家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陜西戲成二絕
- 吹斷海風漁笛遠,載歸秋月落帆輕。 -- 出自宋·韓世忠·奉詔討范汝為過寧德西陂訪阮大成
- 今來古往如此,人事幾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水調(diào)歌頭·長江飛鳥外
- 應記遠宗子,茅檐臥高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用舊韻送普守赴闕
- 尚及公掛冠,共飽黃雞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用舊韻送普守赴闕
- 癡情愛佳月,樂事期中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中秋大雨
- 期公如鐵山,屹立千萬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普州守
- 醉看夜月清樽倒,臥對秋風白發(fā)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諸公贈將官鹿浩然
- 不見隱君子,一月比三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水調(diào)歌頭·不見隱君子
- 不上長安道,霜鬢幾驚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水調(diào)歌頭·不上長安道
- 白發(fā)閩江上,幾度過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水調(diào)歌頭·白發(fā)閩江上
- 多病淵明剛止酒,不禁秋蕊浮香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臨江仙·多病淵明剛止酒
- 旋移絲竹深藏筍,漫長秋花遠避叢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
- 佳辰近,回首西風,漸喜秋英弄霜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一寸金·仙李盤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