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靄靄祥云隨步武,累累秋冢嘆蓬蒿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贈李處士長句四韻
- 好是鴛鴦侶,正逢霄漢秋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劉三復郎中赴闕
- 云闊煙深樹,江澄水浴秋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有寄
- 江湖潮落高樓迥,河漢秋歸廣殿涼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渡吳江
- 孤煙村戌遠,亂雨海門秋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經闔閭城
- 立望關河蕭索,千里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曲玉管·隴首云飛
- 從君致獨樂,延年壽千秋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塘上行
- 所恨芳林寥落甚,春蘭秋菊不同時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偶成
- 何當金絡腦,快走踏清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馬
- 錢塘蘇小小,更值一年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七夕
- 今日槿花落,明朝桐樹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莫愁曲
- 今日槿花落,明朝梧樹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相和歌辭·莫愁曲
- 金家香巷千輪鳴,揚雄秋室無俗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綠章封事〈為吳道士夜醮作〉
- 獨睡南床月,今秋似去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莫種樹
- 東城酒散夕陽遲,南陌秋千寂寞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清明
- 方壯遂如此,況乃高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有感
- 窮通往事真如夢,得失秋毫豈更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宋妃六首
- 蓬蒿今日想紛披,冢上秋風又一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王逢原三首
- 一變前無古,三登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神宗皇帝挽辭二首
- 天雨蕭蕭滯茅屋,冷猿秋雁不勝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沈坦之將歸溧陽值雨留吾廬久之三首
- 檐兩亂淋幔,風悲蘭杜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沈坦之將歸溧陽值雨留吾廬久之三首
- 片云頭上黑,淅淅野風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沈坦之將歸溧陽值雨留吾廬久之三首
- 謬恩當徂冬,黽勉始今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韓持國見訪
- 何處難忘酒,英雄失志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何處難忘酒二首
- 彩船春戲城邊水,畫燭秋尋寺外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張仲容赴杭州孫公辟
- 尚有使君同好惡,想隨秋水肯揚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招呂望之使君
- 日月凋何急,荒庭露送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露
- 雨露飽所滋,凌云亦千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日出堂上飲
- 側足呻吟地,連甍瘴瘧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
- 冉冉木葉下,蕭蕭山水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舟中讀書
- 欲作冰霜地,先回草樹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興和沖卿
- 荒城回首山川隔,更覺秋風白發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落日欹眠何所憶,江湖秋夢櫓聲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壬子偶題
- 徒能感我耳,顧爾安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三首
- 蜉蝣蔽朝夕,蟪蛄疑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三首
- 凈相前朝寺,荒涼二十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凈相寺
- 文章合用世,顏發未驚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董傳
- 行看舒氣來方勇,臥聽秋聲落竟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舒州七月十一日雨
- 看取春條隨日長,會須秋葉向人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代白發答
- 秀發千峰霽,清涵萬里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賞心亭寄虔州女弟
- 洞庭去遠近,楓葉早驚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王昌齡之嶺南
- 廨宇宜新霽,田家賀有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同獨孤使君東齋作
- 更聞書即事,云物是新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園即事得秋字
- 去國似如昨,倏然經杪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九日懷襄陽
- 緒風初減熱,新月始臨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他鄉七夕
- 池水猶含墨,風云已落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尋陳(一作滕)逸人故居
- 應言在鎬樂,不讓橫汾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
- 高齋復晴景,延眺屬清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高齋閑望言懷
- 林鳥飛舊里,園果讓新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弟游家園
- 小池兼鶴凈,古木帶蟬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,便送歸江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