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4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何當(dāng)回白日,陰云盡一掃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
- 長流漂白骨,滿目皆畏途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南歸對客
- 松毛粉白老翁須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浣溪沙
- 黃雞斟白酒,自促供搜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千秋歲·斜風(fēng)橫雨
- 丈人純白羞桔槔,終日抱甕忘其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春卿夏日閔旱次韻
- 奈何煮白繭,乃欲繅青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菩提院
- 田禾吐白將就槁,野草垂黃幾欲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七夕苦旱望雨
- 高亭蔭白茅,群峰峙青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月上
- 微紅嫩白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減字木蘭花·微紅嫩白
- 斜陽外,白鳥傍山飛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歸字謠·歸
- 露濃月白溪橋路,但記群山翠作堆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酬才元席上所賦前韻
- 涼颸生白蘋,落日照紫翠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送舒希古
- 瓊花雪白輕壓枝,大率形模八仙耳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玉蕊花
- 輕妝斗白,明珰照影,紅衣羞避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水龍吟·素鸞飛下青冥
- 柳花飏白,又火冷餳香,歲時荊楚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掃花游/掃地游
- 應(yīng)悵恨、白雪歌空,秋霜鬢冷誰管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宴清都·老去閑情懶
- 香迎曉白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楚宮春/楚宮春慢
- 青草渡,白蘋洲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漁歌子 滏水集三
- 金天太白實主宰,井鬼上應(yīng)精靈躔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華山高
- 鐘離春,白頭深目凹鼻唇,皮膚若煙面如塵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鐘離春·鐘離春
- 楊花白白綿初迸,梅子青青核未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興七首
- 紫金與白珠,沒入將軍府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梁家守藏奴
- 自從貞白上仙去,杏林剪伐橘井夷溝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醫(yī)師行,贈袁煉師
- 天王太白次,倉玉金粟堆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驪山曲
- 白日,羅幕西風(fēng)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??托?/a>
- 清海頭,白磧尾,渴烏一失金井水,長城窟遠(yuǎn)腥風(fēng)起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飲馬圖
- 只緣頭白早,無處入芳叢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白頭翁
- 似怪我白發(fā)如許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黑漆弩 吳子壽席上賦。丁亥中秋,遐觀?
- 問梅軒白發(fā),寂對空株,期三百六十,誰同幽坐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洞仙歌 對梅
- 君試問、白羽鳴弦,青貂束錦,千騎獵歸煙塞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蘇武慢 對雪
- 為人既白晳,鬑鬑有髭須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陌上桑
- 飛揚(yáng)慚白帝,開辟憶蠶叢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劍閣秋陰圖
- 安知太白不在此,江東忽見長庚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采石磯吊太白
- 屈原李白莫相笑,肯與爾輩俱浮沈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客居篇呈孔丈
- 沙邊來白鳥,柳外出青山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園
- 觀魚移白日,鼓吹月中歸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武皇巡幸歌四首
- 東園閑白日,庭戶絕經(jīng)過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秋庭
- 鷺明欺白發(fā),鷗快避輕橈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沙河舟中
- 誰家織白苧,機(jī)聲度水來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橫塘晚
- 溪風(fēng)搖白芷,撩亂勣花起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越來溪
- 東風(fēng)吹白浪,照見赤龍?zhí)谩? -- 出自明·楊基·滄浪波
- 愁紅怨白滿江濱,一樹盈盈恰破春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祁陽道中(二首)
- 驛亭臨白水,石榻滿蒼苔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青橋夜宿
- 黃花羞白發(fā),不肯放荊扉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九日微冷
- 老僧頭白焦山頂,不管興亡。 -- 出自清·孫枝蔚·采桑子·老僧頭白焦山頂
- 剪中流,白蘋芳草,燕尾江分南浦。 -- 出自清·王夫之·摸魚兒 東洲桃浪,瀟湘小八景詞之三
- 城中山白死人骨,城外水赤死人血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(jì)·李家娘
- 幽蘭與白雪,何處寄庸音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圓丘攝事合于中書后閣宿齋
- 驅(qū)牛耕白石,課女經(jīng)黃繭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山村叟
- 髭根盡白孤云并,心跡全忘片月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道林寺居寄岳麓禪師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