瘴在第8個字的詩句
瘴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“江靜潮初落,林昏瘴不開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宋··
- 為使君洗盡,蠻風瘴雨,作霜天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 贈趙晦之吹笛侍兒
- 微生山海間,坐受瘴霧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
- 誦師佳句說南屏,瘴云應逐秋風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曇秀
- 我兄瑚璉姿,流落瘴江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表兄程正輔江行見桃花
- 同烹貢茗雪,一洗瘴茅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守霍大夫監郡許朝奉見和此詩復次前韻
- 光榮歸佩呈佳瑞,瘴癘幽居弄晚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嶺寄子由三首?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?
- 我兄清廟器,持節瘴海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
- 巫峽寒都薄,烏蠻瘴遠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孟冬
- 江上秋已分,林中瘴猶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驅豎子摘蒼耳(即卷耳)
- 為戀巴江好,無辭瘴霧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北禽
- 使君不用勤留客,瘴雨蠻云我欲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涪州
- 流離去國歸無日,瘴癘侵人病過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三十日登城門東望凄然有感
- 毒草自搖春寂寂,瘴云不動晝昏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所親廣州書
- 側足呻吟地,連甍瘴瘧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
- 廟算末聞收策士,瘴鄉誰與擇軍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道中寄吉父
- 猶念天涯未歸客,瘴云深處守孤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馬大夫登洭口戍見寄
- 黃茅起煙如黃沙,瘴母照永曼陀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彭元忠縣丞北歸
- 知為熱時物,預與瘴中人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寄蘄州簟
- 舊國風煙古,新涼瘴癘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夜泊歸舟
- 書來無別語,但說瘴鄉鬼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官
- 穠綠連村荔子丹,瘴云將雨暗前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江安道中
- 陰云鬼門夜,寒雨瘴江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流人
- 東路云山合,南天瘴癘和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鄭侍御謫閩中
- 紅蕉花樣炎方識,瘴水溪邊色最深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紅蕉花
- 滄海風濤廣,黝山瘴雨偏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十二韻寄贈江南徐薛
- 知公一拂拭,想我瘴霧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椰子茶瓶寄德孺二首
- 千里鵝毛意不輕,瘴衣腥膩北歸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
- 在處晚禾熟,經今瘴霧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長汀寄李使君
- 天與聲名還自折,瘴侵編什有誰收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傷朱寺丞
- 髭發梅分白,旌旗瘴減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史殿省典封州
- 操舟眾工立噤{瘴章換辛},濕櫓鑽火磨星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晴
- 一棺忠勇骨,漂泊瘴煙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五哀詩·馬伏波
- 驛吏勸我食,可已瘴癘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初食檳榔
- 身經大火熱,顏入瘴江消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發韶州
- 夜雜蛟螭寢,晨披瘴癘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入瀧州江
- 露馀江未熱,風落瘴初稀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入清遠峽(一作下桂江龍目灘)
- 相期早晚見,莫待瘴侵身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友人游南海
- 秦獄已收為厲氣,瘴江初返未招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徐方平后聞赦因寄襲美
- 虹翻潮上雨,鳥落瘴中天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薛八謫居
- 沙埋銅柱沒,山簇瘴云平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從叔重赴海南從事
- 犀占花陰臥,波沖瘴色流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南游
- 關遙秦雁斷,家近瘴云低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陳樵校書歸泉州
- 家留秦塞曲,官謫瘴溪湄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從兄別駕歸蜀
- 瀧分桂嶺魚難過,瘴近衡峰雁卻回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冬日登越王臺懷歸
- 山臨鬼門路,城繞瘴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南中送北使二首
- 南海風潮壯,西江瘴癘多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端州別高六戩
- 海煙蠻樹濕,秋雨瘴花開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閩中秋思
- 弓刀陌上,凈蠻煙瘴雨,朔云邊雪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弓刀陌上
- 神樞凈洗甲兵腥,瘴月蠻煙亦堪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