瘴在第6個字的詩句
瘴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巖藏兩頭虺,瘴落千仞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鞏六首并次韻
- 讒言風雨過,瘴癘久亦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薏苡
- 江南無雪春瘴生,為散冰花除熱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潛師
- 白露凄風洗瘴煙,夢回相對兩凄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喜王定國北歸第五橋
- [去年聞元九瘴瘧,書去竟未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苦雨初入梅,瘴云稍含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
- 憶昔謫居炎瘴地,巴猿引哭虎隨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準擬二首
- 恰洗盡、黃茅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青玉案·西風挾雨聲翻浪
- 新霜才幾何,瘴癘一掃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寒
- 蠻花四時紅,瘴霧日夜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秋夢故山覺而有作
- 憔悴經年客瘴鄉,把君詩卷意差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謝張廷老司理錄示山居詩
- 山川郁霧毒,瘴癘春冬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宣叔倅漳州
- 況爾來從炎瘴地,豈識中州霜雪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白鸚鵡雜言
- 優入蠻溪受瘴煙,一生誰料到龍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龍川二首
- 雨滯更愁南瘴毒,月明兼喜北風涼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夜坐
- 滯留人固薄,瘴久藥難制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遣病十首
- 臘月巴地雨,瘴江愁浪翻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
- 若待更遭秋瘴后,便愁平地有重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聞李尚書拜相以詩見賀
- 連陰蛙張王,瘴瘧雪治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
- 天公恐我愁瘴霧,十日號風吹石裂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乾道癸巳臘後二日,桂林大雪尺余,郡人云前
- 拙宦避捷徑,瘴風吹鬢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郭季勇同年歸衡山
- 作者七人茅瘴地,肅霜九月菊殘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逍遙樓席上贈張邦達教授,張癸未省闈門生也
- 舊說桂林無瘴氣,今知漓水辟刀兵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癸水亭落成,示坐客長老之記曰︰癸水繞東城
- 此處莫言多瘴癘,天邊看取老人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鄭尚書赴廣州
- 去去遠遷客,瘴中衰病身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南遷客
- 海上見花發,瘴中唯鳥飛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嶺表逢故人
- 月昏驚浪白,瘴起覺云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江北憶崔汶
- 邛竹筍長椒瘴起,荔枝花發杜鵑鳴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張郎中還蜀歌
- 火山難下雪,瘴土不生茶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黃知新歸安南
- 豆粥能驅晚瘴寒,與公同味更同餐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李任道謝分豆粥
- 將兵赴危難,瘴霧不辭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郭綸
- 須知早歸來,瘴鄉不可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來賓宰
- 南方天精兵,瘴濕災可屏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寒
- 春暖陰梅花,瘴回陽鳥翼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發大庾嶺
- 處處山川同瘴癘,自憐能得幾人歸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競題壁,慨然成詠
- 韓愈謫官憂瘴癘,樂天左宦白髭須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登秦嶺
- 大庾嶺頭炎瘴地,年年早開不為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綠萼梅歌
- 炎州羅翠鳥,瘴嶺控蠻軍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從叔赴南海幕
- 霜風先獨樹,瘴雨失荒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人流貶
- 干戈愁鬢改,瘴癘喜家全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進士許棠(一本無進士二字)
- 匣中三尺水,瘴雨生新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長岡亭呈德升大光
- 慈親違萬里,瘴雨悲南荒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述懷
- 炎蒸連曉夕,瘴癘滿冬秋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游
- 鬼門應苦夜,瘴浦不宜秋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
- 俚俗相傳祛瘴厲,方書或謂健脾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林卿見訪食檳榔而醉明日示詩次韻一首
- 由來炎云多瘴癘,是處黃茅少林藪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
- 日日薰風卷瘴煙,南園珍果荔枝光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荔枝
- 黃鳥晚啼愁瘴雨,青梅早落中蠻煙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將之瀘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員外謫居于此話舊凄
- 皎鏡含虛碧,瘴煙跕飛羽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北湖集句
- 投檄真成出瘴鄉,籃輿漸喜到僧坊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潮陽石塔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