畿詩句
畿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畿西謀帥國大事,當寧久弄黃金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襄陽鄭帥唐老
- 畿甸舉長策,風霜秉直繩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
- 畿縣塵埃不可論,故山喬木尚能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齋雜詠{皂莢}
- 畿民猶說張京兆,宮媛皆知李翰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翁仲山常卿二首
- 畿甸略舒驥,海門須釣鰲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贊可參議赴臨安粹三首
- 畿縣官雖小,京華日可親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酸棗鄧主簿
- 畿邑三年令,先聲百里春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孟子開宰余杭二首
- 畿邑天下劇,贊府須賢能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姜子謙丞於潛
- 畿郡喜迎賢太守,帝旁卻欠直詞臣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送玉堂守永嘉
畿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邦畿千里,維民所止,肇域彼四海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玄鳥
- 王畿郁兮千里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登樓歌
- 王畿奉使才廿日,忠厚風流天下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黃氏沖和堂
- 兩畿相望東與西,書來三日猶為稽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再和圣愈見答
- 王畿優本少賦役,務閑酒熟饒經過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聞黃鸝
- 王畿坦如砥,結綬當同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既離成都,故人送者遠至漢嘉分袂,其尤遠而
- 王畿一古樞,簿領日填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君倚過圣俞
- 帝畿轉日月,蓬堵積煙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
- 近畿須健令,劇邑試長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
- 陪畿非要津,奉常稍中秩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三十七
畿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便從畿甸親民隱,更啟神泉示從官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湯泉應制
- 下陳畿甸內,根本理宜優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赴江陵途中,寄贈王二十補闕、李十一拾遺、
- 側聞畿甸秀,三振詞策雄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陽
- 百里畿南風雪路,我來著手竟成春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311
- 南北畿圻,盜興五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戰秋辭
- 忝職畿甸淹,濫陪時俊后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晚夏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
- 青衫畿丞頑不羞,三十持板拜督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曼叔求酒
- 山中畿內邑,別覺大夫清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贈同官蘇明府
- 華山畿! -- 出自南北·南朝民歌·華山畿
- 考績畿甸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贈歐陽建
畿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縣郭南畿好,津亭北望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歷三年春,城放船出瞿塘峽,久居夔府,將
- 前年補畿郡,入對瞻玉色,報恩無死所,再拜衰淚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有感
- 宿雨清畿甸,朝陽麗帝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興有感
- 自君理畿甸,予亦經江淮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探得階字
- 遂結王畿綬,來觀衢室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書懷五十韻
- 得會京畿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責躬
- 服亦南畿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贈安成詩
- 所思在畿甸,曾是魯宓儕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裴員外以詩代書
- 曾宰西畿縣,三年馬不肥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鄒明府游靈武
- 塵土周畿暗,瘡痍汝水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韻
畿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畿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洛川汝海封畿接,履道集賢來往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劉汝州酬侍中見寄長句因書集賢坊勝事戲而
- 講武罷冬夫,畿甸休保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雪
- 鄉園本貫東畿縣,歲歲耕桑臨近甸;歲種良田二百壥,年輸戶稅三千[一六]萬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偶然結綬登畿左,不受攀轅擁道周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錢處和贈赴召之行韻
- 褰帷共喜行畿甸,洗印仍欣就帝城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楊晦叔提舉浙西并寄陳表道
- 壯哉十萬戶,畿邑拱行都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潚宰富陽
- 故壘營新祀,畿封辟賜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經進百韻詩
- 華夷今代壹,畿甸上京遙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
- 淮右恩波闊,畿西禁網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挽陸運使詩
- 當時實炭知畿畚,下與魚鱉爭生人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乞炭於馮孔武再用前韻
畿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仕宦非不遇,王畿西北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魯元翰少卿知衛州
- 始辭秘閣吏王畿,遽列諫垣升禁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,兼簡張大、賈
- 信陵亭館接郊畿,幽象遙通晉水祠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
- 南國山川舊帝畿,宋臺梁館尚依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荊門道懷古
- 帥閫方蘭膳,王畿又版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丘母太碩人臧氏挽詩二首
- 路入南山舊漢畿,油油清渭照牙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同年萬元亨知階州
- 廣文組解登王畿,諸公貴人爭勸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子文雜言
- 戍期良敦迫,王畿方滯淫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畿舟居阻雪懷寄二三知舊三首之一
- 敢作此什傳王畿,旦暮璽書來敕歸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人移知賀州
- 江南江北接王畿,漕運帆檣去似飛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獻轉運使雷諫議
畿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畿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白麻紙上書德音,京畿盡放今年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杜陵叟
- 大寶不歡娛,況乃守畿封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行田登海口盤嶼山詩
- 只欲苦留公把酒,都畿千里勤督護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慎思寺丞太康傳舍相逢并寄扶溝程太丞尉
- 想聞河潤遠,封略帝畿連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向防御知陳州
- 茍或非膏腴,當應徒畿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欽圣學士京西提刑
- 舊友大河濱,作宰實畿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陽武王安之寄石榴
- 歸里欲依東道主,登畿恰負北山移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別邢懷正直閣赴江西提舉二首
- 對一庭明月,千里邦畿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望海潮·陵山載酒
- 別業在征山,登高望畿甸。 -- 出自唐·殷寅·銓試后征山別業寄源侍御
- 眷此山澗曲,素緇邀畿寰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彥沖
畿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念君經世亂,匹馬向王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巴西聞收宮闕,送班司馬入京
- 子實不得吃,貨市送王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甘林
- 大角纏兵氣,鉤陳出帝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頗聞吳中熟,多稼徹王畿;亦欲就飽處,無羽能奮飛?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歛租谷雞初鳴而行甲夜
- 移職自樊沔,芳聲聞帝畿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聞裴侍御胐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
- 移職自樊衍,芳聲聞帝畿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,因以投寄
- 哀挽辭秦塞,悲笳出帝畿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
- 蕓黃遍原隰,禾穎積京畿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幸武功慶善宮
- 清波為裳衣,白石為門畿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譴瘧鬼
- 彤騶朝帝闕,丹旐背王畿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樂大夫挽詞五首
畿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畿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畿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畿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紅塵三條界阡陌,碧草千里鋪郊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
- 清班曾見六龍飛,晚落天涯遠日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事
- 屬聞降詔起群彥,遂自下國趨王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昨詩示諸外弟
- 三州鼓浪維淮浦,千社分封接帝畿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句
- 服役不辱言不譏,從我荊州來京畿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區弘南歸
- 奴子平頭駿馬肥,少年白皙登王畿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別汜水縣尉
- 國人渴望公顏色,為報褰帷入帝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洪景盧內翰使還入境,以詩迓之
- 明時塞詔列分麾,東擁朱輪出帝畿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霅川鄭員外
- 惟有皓鶴從之飛,竦翮夜過東皇畿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雪鶴篇贈詹同文
- 萬里江南一布衣,早將佳句動京畿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吊暢當
畿在第一十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“畿”同音字
- 皀
- 薺
- 茤
- 魥
- 觙
- 叝
- 暩
- 丮
- 乩
- 亟
- 亼
- 亽
- 伋
- 伎
- 佶
- 偈
- 偮
- 僟
- 兾
- 冀
- 幾
- 擊
- 刉
- 刏
- 劑
- 剞
- 剤
- 劑
- 勣
- 卙
- 即
- 卽
- 及
- 嘰
- 吉
- 咭
- 嚌
- 唧
- 喞
- 嗘
- 嘰
- 嚌
- 圾
- 坖
- 垍
- 基
- 堲
- 塉
- 墼
- 妀
- 妓
- 姞
- 姬
- 嫉
- 季
- 寂
- 寄
- 屐
- 岌
- 嵆
- 嵇
- 嵴
- 嶯
- 己
- 幾
- 庴
- 廭
- 彑
- 彶
- 徛
- 忌
- 忣
- 急
- 悸
- 惎
- 愱
- 懻
- 戟
- 戢
- 技
- 擠
- 掎
- 揤
- 撃
- 撠
- 擊
- 擠
- 旡
- 既
- 旣
- 暨
- 曁
- 朞
- 機
- 極
- 枅
- 梞
- 棘
- 楖
- 楫
- 極
- 槉
- 槣
- 樭
- 機
- 橶
- 檕
- 檝
- 檵
- 櫅
- 殛
- 毄
- 汲
- 泲
- 洎
- 濟
- 済
- 湒
- 漃
- 漈
- 潗
- 激
- 濈
- 濟
- 瀱
- 焏
- 犄
- 犱
- 璣
- 璣
- 璾
- 畸
- 畿
- 疾
- 痵
- 瘠
- 癠
- 癪
- 皍
- 磯
- 磯
- 磼
- 祭
- 禝
- 禨
- 積
- 稘
- 稩
- 稷
- 稽
- 穄
- 穊
- 積
- 穖
- 穧
- 笄
- 笈
- 筓
- 箕
- 箿
- 簊
- 籍
- 紀
- 紒
- 級
- 継
- 綨
- 緁
- 緝
- 績
- 繋
- 繼
- 級
- 紀
- 繼
- 績
- 緝
- 罽
- 羈
- 羇
- 羈
- 耤
- 耭
- 肌
- 脊
- 膌
- 臮
- 艥
- 芨
- 芰
- 茍
- 薺
- 葪
- 蒺
- 薊
- 蔇
- 蕀
- 蕺
- 薊
- 蘎
- 蘮
- 蘻
- 虀
- 蟣
- 蝍
- 螏
- 蟣
- 裚
- 襀
- 襋
- 覉
- 覊
- 覬
- 覬
- 觭
- 計
- 記
- 誋
- 諅
- 譏
- 譤
- 計
- 譏
- 記
- 谻
- 賫
- 賷
- 赍
- 趌
- 跡
- 躋
- 跽
- 踑
- 踖
- 蹐
- 蹟
- 躋
- 躤
- 躸
- 輯
- 轚
- 輯
- 跡
- 郆
- 銈
- 銡
- 錤
- 鍓
- 鏶
- 鐖
- 鑇
- 鑙
- 際
- 際
- 隮
- 集
- 雞
- 雧
- 霽
- 霵
- 霽
- 鞿
- 韲
- 飢
- 饑
- 饑
- 驥
- 驥
- 髻
- 鬾
- 魕
- 魝
- 魢
- 鯚
- 鯽
- 鰶
- 鰿
- 鱀
- 鱭
- 鱾
- 鱭
- 鯽
- 鳮
- 鵋
- 鶏
- 鶺
- 鷄
- 鷑
- 鸄
- 雞
- 鹡
- 麂
- 齌
- 齎
- 齏
- 齏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𠀮
- 𠄹
- 𠓛
- 𠓪
- 𠔋
- 𠔐
- 𠔛
- 𠔸
- 𠕨
- 𠦫
- 𠴫
- 𠼻
- 𡜱
- 𡧯
- 𡬄
- 𢜭
- 𢧢
- 𣢆
- 𣪠
- 𣽍
- 𥝌
- 𥡴
- 𦇧
- 𦌭
- 𦠄
- 𦺶
- 𦿓
- 𧗓
- 𨜒
- 𨸚
- 𩺀
- 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