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在第6個字的詩句
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茱萸堰在吳牛死,茱萸堰廢吳牛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茱萸堰
- 雞鶩恣穿逸,牛羊來踐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建德新墻詩
- 鄉亭逢故老,牛酒問高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梁學士知襄州
- 老牯望{左牛右孛}犢望母,母下平坡離牧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黃介夫寺丞所收丘潛畫牛
- 河漢勢清淺,牛女姿婀娜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七夕
- 云雨本無蹤,牛女豈相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懷三十六首
- 雙堤斗起如牛角,知是隋家萬里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揚州雜詠七首
- 平旦袯襫出,牛羊下來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建除體二首答黃魯直教授
- 誰憐長夜飯牛苦,安能臥泣羞兒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二十八舍歌
- 下俯河兩涯,牛馬細不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劉景文登大安閣
- 儻在子所呼,牛馬亦我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三
- 下垂七軫如牛乳,上有明星稀可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聽閻子常平戎操
- 上書自去千牛衛,掛席欲過三神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和趙令僉防御春日感懷
- 龍具深耕雨,牛車富入租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昔時一個黑牛,今日渾身總白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固知雞口羞牛後,不待鳴群已可驚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秦覯聽雁聞雞二首
- 菟裘行計舊,牛隴窆銘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范千之二首
- 虎林唐姥嶺,牛淖范公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謝趙菊泉來會于范曉村家
- 平坡肘腋眠牛壟,小屋規模放鶴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弟
- 雞村炊色軟,牛隴種痕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嵊縣勸農途中示同寮二首
- 鼠貓共跳踉,牛馬隨呼喚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雜書
- 野塘水慢浮牛鼻,古道塵旋沒馬頭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晚步
- 桑柘寒煙路,牛羊落日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道中二首
- 相車問罷同牛喘,大廈成時與燕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將到都先獻樞密太尉相公
- 鹿園開別墅,牛駕此回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鑒宗游南禪別墅
- 來麰蔽隴蹊牛下,密綱橫山獵騎攢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北樓
- 鵠焰紗圍短,牛香篆引斜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善惠大師禪齋
- 鳥雀知春去,牛羊散晚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晚晴
- 一徑秋風起,牛羊晚自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雜書六首
- 厭聽田舍驅牛苦,想見天門寶馬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柯山聞鵯鵊
- 雨腳橫空萬牛弩,烈風吹山山欲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吳熙老風云圖
- 客滿燒煙舍,牛牽賣炭車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雪
- 兒乘旁樹嬉,牛臥前籬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野步
- 綴連卷大十牛腹,要盡寄我無寄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再寄滿子權二首
- 白日流上天,牛虱無遁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太學議
- 何所視之乃牛,而獨見之如鼠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詞
- 百年能掛幾牛角,火急編摩時亹亹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再示屬辭三嘆之余詵贊巨麗無地托言輒依元
- 招提遠占一牛鳴,阻絕干戈得暫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寺居
- 鍥臂飲清血,牛羊持祭天。 -- 出自南北·南朝民歌·歡聞變
- 亂峰碎石金牛路,過客應騎鐵馬行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蜀路倦行因有所感
- 法書亂眼極牛毛,卒業何時愧李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方明叔見贈
- 此生應直斗牛星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鷓鴣天·雨歇云如隔座屏
- 江聲直下黃牛峽,河勢遙分白馬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盱眙道中三首
- 割雞莫費千牛刃,奏賦金門入道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李子永赴調改秩
- 又恨著、景升牛小耳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最高樓·銀河水
- 尚有干將,沖牛射斗定何似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齊天樂·海枯泣盡天吳淚
- 不如賣劍買牛去,也學此翁村里住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村墅
- 銀灣截斷牽牛人,鞭起眠龍駕天轂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瀑布
- 藤草蔓古渠,牛羊下荒冢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晚次昭應
- 五丁不鑿金牛路,秦惠何由得并吞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金牛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