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牛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半塢白云藏宿霧,一聲橫笛下歸牛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游石佛寺
- 謝公城上謝公樓,百尺闌干掛斗牛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疊嶂樓
- 龐眉相對講英猷,盡說當年氣食牛。 -- 出自宋·芹庵·壽運使
- 昔中原兮今過頭,抱良圖兮氣干牛。 -- 出自宋·沈誠·游都梁賦
- 醉鄉便是華胥國,底用乘槎犯斗牛。 -- 出自宋·沈琪·觀潮閣
- 平生足跡遍九州,知子筆端回萬牛。 -- 出自宋·史伯強·送歙硯與裴唐卿
- 眼明自可空群象,筆健何妨力萬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林澤之至五夫
- 同條端的不同條,個個溈山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光長老住顯親
- 杏華村里如相見,跳出溈山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參玄歌
- 諸人總在這里瞌睡,笑殺陜府鐵牛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偈五首
- 臨濟德山,不妨提唱,龜吞陜府鐵牛,蛇咬嘉州大像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七首
- 倚筇懶賢侯不命,又卻騎牛更覓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政黃牛贊
- 青草渡頭韓干馬,綠楊陰里載嵩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尚墮動勛不自由,還同死水臥泥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沈安齊草庵號常數
- 沒回互病最堪憂,灌澉依前是好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南北東西老趙州,見人騎馬也騎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十五首
- 棒頭喝下隨流入,靠倒溈山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示禪人
- 落日斷霞連岳頂,牧童歸去倒騎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子湖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
- 黑白未分頭角露,輸贏不是遮頭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李撫干牧牛圖
- 芳草渡頭韓干馬,綠楊堤畔戴嵩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頌古三十二首
- 白水田邊問路頭,雪眉婆子打耕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天童鐵臭老拳頭,打殺江湖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二十五首
- 腳尖趯出佛無數,付與叢林作馬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二十五首
- 柳堤煙斂春風靜,鼻孔遼天一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牛圖
- 未夸判筆搖山岳,且喜仙槎近斗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趙禮部提舉江西
- 諸莊旱澇不為憂,只恐難調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大地全荒總不憂,奪饑人食縛耕牛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南詢五十三知識,輥入天臺五百牛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天童德大師火后妝五百羅漢畫五十三參建凈發
- 東西雖有地如掌,未許南泉閑牧牛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平溪
- 骨露皮穿未肯休,冥機蠻觸戰蝸牛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人我擔
- 秤錘井底忽然浮,老鼠多年變作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曇穎·偈
- 扇子分明都破了,鹽官卻又索犀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樹腹半空棲伏翼,竹梢初動蔓牽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出越城訪歸隱庵主人
- 皷腹臺前成現句,牧童也解倒騎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錢泉都莊偈
- 煉鐵圍山作釣鉤,餌懸八萬四千牛。 -- 出自宋·釋行瑛·偈十六首
- 當頭薦得便歸去,看取木人騎土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洵·偈二十二首
- 似禽兩翼飛空界,如車二輪乘白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蠻奴赤腳上皇州,賣盡奇珍跨白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彥岑·頌古五首
- 我本田中一比丘,卻來乘馬不乘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儀·上權臣
- 應目未嘗離左右,扣宗差別風馬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五首
- 通身何更有蹤由,三十年看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玄機
- 佳乘兩口草標頭,共見同看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四字書窗以印實相
- 騰今耀古非聲色,曾為溈山作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示眾法語
- 心光廓徹燈何用,水草無心若畫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買油
- 戴角披毛從此入,百千萬劫作驢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身心明月磨田地,河漢清霜洗斗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翻思清白傳家客,洗耳溪頭不飲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得坐會當明變豹,出門須解倒騎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廣禪人
- 十分飽足雪山草,一色漸成露地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·圓覺薔薩章
- 妙盡功圓轉處幽,若人真解倒騎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傳道者歸省母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