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牛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共瞻月樹憐飛鵲,誰泛星槎見飲牛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七夕
- 昆嶺本期爭片玉,皰刀誰料失全牛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妹婿黃補下第歸鄉
- 因知景略非前達,身后猶須具十牛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離真州
- 爐安吉位分龍虎,火逸神光身斗牛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觀鑄劍
- 先秦豈謂嬴為呂,東晉那知馬作牛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詠春申君二首
- 時平四野皆青草,此地何曾解瘦牛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瘦牛嶺
- 生便當路栽荊棘,死代群雛作馬牛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感興
- 已呼赤腳來烹雁,更遣蒼頭為割牛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除夕同舍集飲
- 回鑾未睹迎天駟,勸穡還驚出土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春日偶成二首
- 辭源已見流三峽,筆力當期挽萬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春日偶成二首
- 世故舉同雞抱鴨,物情無怪馬生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田間夜歸有作示王覺民二首
- 力田孰若逢有秋,異哉甯戚親飯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蘇養直飯牛歌
- 游刃似君誠利器,只今無復見全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房陵秋日
- 灰心一切本夢幻,返照逆照無人牛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堂堂天上張公子,龍劍分光自斗牛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壽張守
- 更生靈香那得偷,大樹夜聽聲如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數謠
- 考官惜無石老憂,下第愁殺楊羅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擊球使
- 卷蘆易地鳴隴頭,城南思婦歌牽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篳篥吟
- 洪源發從瞿塘口,險峽中擘爭黃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錢選畫長江萬里圖
- 愿為鄉曲牧童子,與子高歌同飯牛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陳八參軍
- 青山隔岸分吳越,白浪排空混斗牛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西湖八景詩(錄二首)
- 黃金雖我無顏色,秋水還誰辨馬牛? -- 出自明·徐渭·歲暮夜雪招二王詩人菲果小飲
- 無義灘頭風浪收,黃云開處見黃牛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受書十日九逃學,恨不先生命牧牛。 -- 出自清·宋湘·憶少年
- 蜀舸吳船齊著力,西陵前去賽黃牛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新灘
- 不嫌剖腹截頭,俾觀者觳觫似羊牛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李家娘
- 商量欲向異方投,攜男抱女充車牛。 -- 出自清·尤侗·煮粥行
- 金勒銀鞍控紫騮,玉輪珠幰駕青牛。 -- 出自唐·崔液·上元夜六首(一作夜游詩)
- 蒿萊織妾晨炊黍,隅落耕童夕放牛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送薛居士和州讀書
- 西風八月海水飛,枯槎昔曾凌斗牛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岸旁倒樹
- 禹貢已書開蜀道,秦人安得糞金牛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金牛驛
- 摶風初擊三千水,投刃方排十二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宋屯田之湖南轉運判官
- 黃沙袞袞激洪流,白舫人群雜馬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河亭戲題
- 閉門讀書臥歲晚,世事敢云風馬牛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張荊州所寄
- 久厭短衣隨射虎,更憐匣劍佩耕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托人賣馬二首
- 一官自食天水草,群雋追奔風馬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鄭同年餞行
- 駑馬但能追十駕,鉛刀奚可斷千牛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答孔榘處度見贈
- 西山白虎跳天游,朝食行人暮噬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龍興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
- 靈武須公來闢土,桃林他日待歸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次韻解君接感懷
- 生涯底事空藏劍,英氣平時已食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次韻解君接感懷
- 當初著眼如低下,不識光芒射斗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留題華嚴壁
- 丹輪隨待十三州,青瑣文章汗馬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鞠彭山
- 村落蕭蕭煙雨收,鶉衣寒豎挽歸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宿青城板橋寺
- 不道求鉛堪益壽,卻言藥物可延牛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窗罅回旋憐虩虎,階前遲鈍念蝸牛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虩虎捕蠅壁間極輕利砌下蝸牛宛轉涎中不勝其
- 一段黃云杭稻熟,牧兒腰笛倒騎牛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晚投大云峰二首
- 別后相逢重著語,牧童橫笛倒騎牛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訪雪峰真歇禪師
- 定有回文傳竇子,何時銀漢渡牽牛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浣溪沙
- 日過窗間騰野馬,雨余墻角篆蝸牛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偶成三首
- 豈惟落筆動驚俗,政事入眼無全牛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哭施叔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