炭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炭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狐裘獸炭酌流霞,壯士悲吟寧見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豳歌行上新平長(zhǎng)史兄粲
- 楚山鐵炭皆奇物,知君欲斫奸邪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田國(guó)博見示石炭詩有鑄劍斬佞臣之句次韻答之
- 山家薪炭足,野叟褲襦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朝爐獸炭騰紅焰,夜榻蠻氈擁紫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
- 燎爐薪炭衣篝暖,圍坐兒孫笑語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夜
- 閉門薪炭足,雪夜可無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天氣作雪戲作
- 春寒薪炭覺,雨霽鼓鐘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春偶書
- 踞爐熾炭已不暇,對(duì)龜張衣誠(chéng)未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樂道烘虱
- 日爐風(fēng)炭薰蘭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葉重如將青玉亞
- 獸炎馀炭在,蠟淚短光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段丞與諸棋流會(huì)宿弊居見贈(zèng)二十四韻
- 洪爐熾炭燎一毛,大鼎炊湯沃殘雪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易言
- 陰陽為炭地為爐,鑄出金錢不用模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金錢花
- 幸無薪炭役,豈念冰雪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
- 汝雨薪炭舊如土,爾來薄俸才供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遲韻寄適遜
- 殷人涂炭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宗廟登歌 三
- 爐烹獸炭紅,簾捲鴛羅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雪窗聯(lián)句
- 吳回?zé)?span id="1pmafli" class="hong">炭煎赤汗,灌注清揚(yáng)發(fā)炎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病眼作
- 狐裘獸炭不知寒,珠環(huán)翠珮聲珊珊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旅館雪晴,又睹新月,眾興所感,因成雜言
- 顧慚土炭嗜,畏疾非羞儉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(zhǎng)老
- 莫教冰炭損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鷓鴣天·傾蓋相逢汝水濱
- 山城新炭賤于土,老翁守壚朝復(fù)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寒二首
- 救民涂炭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黎陽作詩
- 孟嘗無炭暖置身,杜雖有指不得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紅爐熾炭發(fā)其鉗,金鐘一引連三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又賦京師初食車螯
- 濟(jì)厥涂炭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(zèng)劉琨詩二十首 十一
- 漆為癘,炭為啞,彼國(guó)士,何為者?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國(guó)士行
- 坐來獸炭撥還無,一闋可能酬一絕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浣溪沙
- 熬熬爐炭中,萬物同一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喜雨
- 市朝冰炭里,起波瀾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小重山·東晉風(fēng)流雪樣寒
- 斯民涂炭死亡多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浣溪沙
- 不輟獸炭熾,甚恐庭花謝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生靈涂炭帝興憐,攬轡公應(yīng)原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鄭吏部出使二首
- 雪中送炭從來事,況爾羈躬覓蠹椽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覓蠹椽
- 富方煉炭貧牛衣,上下升沈總瓢忽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浩歌行
- 紅爐獸炭裝還倒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青玉案·龍香熏被羅屏繞
- 因此冰炭癡兒腸,仿佛肖象祈流光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魁星
- 茍或冰炭然,雖多亦奚以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賦西軒竹
- 鬅鬙獸炭奇形模,辟邪天祿獅熊貙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余評(píng)事惠龍團(tuán)獸炭香瓔鳧實(shí)且許以百丈山楮衾
- 酒空薪炭盡,景況詎堪睹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和子野
- 莫嫌冰炭情難入,自是薰猶味不侔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送趙右秋二首
- 豫讓吞炭,鉏麑觸槐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生民涂炭盡,積血染刀镮。 -- 出自清·方維儀·旅夜聞寇
- 坐親紅炭猶觴客,日飯黃芽未廢詩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送曹提干歸永嘉兼寄陳君舉舍人
- 神爐秘炭呼祝融,日月出沒奔朱龍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叔祖閣學(xué)生朝以丹砂鑄酒杯為壽
- 當(dāng)時(shí)實(shí)炭知畿畚,下與魚鱉爭(zhēng)生人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乞炭於馮孔武再用前韻
- 撥殘石炭西窗冷,卻憶山家榾柮煙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萍鄉(xiāng)和王堯章韻
- 生靈涂炭自茲始,古往今來只如此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讀王莽傳寄廖判府
- 米鹽薪炭時(shí)時(shí)絕,自古詩人例合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晚雜興十二首
- 能衡鐵炭識(shí)輕重,眾山部婁真如拳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劉友鶴以詩贈(zèng)別次韻送之
- 鑊湯爐炭三禪樂,劍樹刀出大覺場(chǎng)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示丁都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