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在第8個字的詩句
濯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“美人娟娟隔秋水,濯足洞庭望八荒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娟娟缺月隱云霧,濯濯嘉禾秀稂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欠伸宿酒余,起坐濯清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熱
- 未即令公隱,聊須濯路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溪有會景亭,處眾亭之間,無所見,甚不稱
- 時令具薪水,漫欲濯腰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浴罷
- 褰衣竹風下,穆然濯微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齋
- 南北檐楹照綠波,濯纓洗耳不須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銅陵陳公園雙池詩
- 下有澄潭,可飲可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時運四首
- 莫作孺子歌,滄浪濯吾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王鞏(一題:次韻答參寥)
- 誰能執熱,逝不以濯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桑柔
- 之推避賞從,漁父濯滄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壯游
- 鷗鳥牽絲飏,驪龍濯錦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歷三年春,城放船出瞿塘峽,久居夔府,將
- 河陽縣里雖無數,濯錦江邊未滿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
- 門外滄浪水,可以濯吾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壬子三山被召,陳端仁給事飲餞席
- 忽愁牽世網,便欲濯塵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
- 何時此巖下,來作濯纓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噴玉泉
- 冷泉灌我頂,暖水濯四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所樂
- 但問塵埃能去否,濯纓何必向滄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夜境
- 腦涼脫烏帽,足熱濯清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老熱
- 大羅天上神仙客,濯錦江頭花柳春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
- 西州落魄九年余,濯錦江頭已結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樵風溪上弄扁舟,濯錦江邊憶舊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興
- 峨眉風月猶關念,濯錦鶯花已隔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昔
- 凌煙勛業無人許,濯錦園林有夢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蜀
- 更須苔井水,一為濯京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山
- 劍南山水盡清暉,濯錦江邊天下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成都書事
- 泠泠漱齒頰,皓皓濯肺肝,逝將從君游,人間苦無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月十四夜月終夜如晝
- 溯風涼醉頰,汲井濯塵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坐中庭
- 京華豪飲酹千鍾,濯錦江邊怯酒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書事
- 曲肱野店睡斜日,濯足溪橋鳴細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蛾眉村旅舍作
- 自然塵事遠,不用濯滄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袖手
- 秋風吹細雨,蕭然濯炎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近村民舍小飲
- 山澗清且淺,遇以濯吾足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歸園田居 其五
- 爛然辭滿紙,秋水濯新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伯虎
- 愿承功德水,從此濯塵機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
- 津途別有趣,況乃濯吾纓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自豫章南還江上作
- 蔡侯飽學困千釜,濯足清江起南土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蔡天啟贈文潛之什
- 有如執盛熱,傃月濯涼吹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酬曾逢原參寥上人見寄山陽作
- 愿師先覺者,遠遠濯吾纓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張先生
- 何人獨醒者,試聽濯纓歌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韓布殿丞三首其三·漁父
- 昔聞游客話芳菲,濯錦江頭幾萬枝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海棠
- 明月沉珠浦,風飄濯錦川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重別薛華
- 峨眉山上月如眉,濯錦江中霞似錦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
- 芳蘭間叢生,紫蕤濯幽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
- 一夜水高數尺強,濯足洞庭望八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類試所戲,集杜句跋杜詩,呈監試謝昌國察院
- 和風泛紫若,柔露濯青薇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二月奉教作
- 方從仁智所,攜手濯清潯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劉侍讀見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贈
- 雪外捫參嶺,煙中濯錦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太平瑞圣花
- 空翠滴塵纓,何必濯滄浪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曉出古城山
- 我亦醉夢驚,解纓濯滄浪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,風月溫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