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濯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舉身憩蓬壺,濯足弄滄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崔五郎中
- 終當(dāng)游五湖,濯足滄浪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郢門秋懷
- 涉雪搴紫芳,濯纓想清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
- 投篙披綠荇,濯足亂清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,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。自
- 我來方醉后,濯足聊戲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水山佛跡巖(羅浮之東麓也,在惠州東北二
- 嬌姿共愛春濯濯,豈問空腹修蛇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柳湖感物
- 至今游人灌濯罷,臥聽空階環(huán)玦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虎跑泉
- 君家江南英,濯足滄浪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歐陽辯監(jiān)澶州酒
- 已泛平湖思濯錦,更看橫翠憶峨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法惠寺橫翠閣
- 聞道逢春思濯錦,更須到處覓菟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四首 韓太祝送游太山
- 赫赫厥聲,濯濯厥靈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殷武
- 更直上、崑崙濯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拄杖重來約
- 歇定方盥漱,濯去支體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終使滄浪水,濯吾纓上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下漢江,舟中作,寄兩省給舍
- 辟塵當(dāng)以犀,濯纓當(dāng)以水;龜堂一炷香,世念去如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懷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義也
- 挽住征衣為濯塵,閬州齋釀絕芳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閬中作
- 土釜暖湯先濯足,豆秸吹火旋烘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宿野人家
- 倘公無客時(shí),濯纓亦足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酬曾學(xué)士學(xué)宛陵先生體比得書云所寓廣教僧
- 玉屑名牋來濯錦,風(fēng)漪奇石出臨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休日與客燕語既去聽小兒誦書因復(fù)作草數(shù)紙
- 客止我且往,濯發(fā)扶桑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我欲往滄海
- 棄捐人間樂,濯耳受天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洗幘豈獨(dú)古,濯纓良在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
- 森森日影閑,濯濯生意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刑部看竹效孟郊體
- 折翠贈(zèng)歸客,濯清招隱流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延安龐龍圖柳湖
- 春陽潛沮洳,濯濯吐深秀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南山詩
- 皇帝儉勤,盥濯陶瓦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元和圣德詩
- 噫欠為飄風(fēng),濯手大雨沱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讀東方朔雜事
- 我將辭海水,濯鱗清冷池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海水
- 暗虹徒繳繞,濯錦莫周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石榴二十韻
- 晚誦云髻篇,濯濯余春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與時(shí)敘、現(xiàn)老納涼池上,時(shí)敘誦新詞甚工
- 飲之融痞蹇,濯之伸拘攣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以毛公泉一瓶獻(xiàn)上諫議因寄
- 嗟行之人,則濯足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三章
- 何須忍垢不濯足,苦學(xué)梁州陰子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
- 錢君佳少年,濯濯春月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送錢一杲卿
- 想乘滄浪船,濯發(fā)曦翠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張?jiān)凖S中晚春
- 城中清溪可濯漱,城上連峰堪幕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
- 憶公年少時(shí),濯濯吐新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有客來無時(shí),濯足蔭清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五東湖
- 風(fēng)花落水似濯錦,野鳥隔簾如唱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隱居偶成
- 長嘯指滄浪,濯纓湔我裳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游盱眙南山示楊介
- 振衣千仞岡,濯足萬里流。 -- 出自魏晉·左思·詠史
- 移從洛浦遠(yuǎn),濯自錦江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答才元示花圖
- 高陽將幕開,濯錦使旌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程端明知成都
- 長嘯曾城巔,濯足翠水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嘯歌陟崇岡,濯足臨潺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悠悠南山云,濯濯東流水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古意
- 攫疏成特雄,濯垢為具美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滴階初聞聲,濯樹暗有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六月八日曉雨
- 為愛當(dāng)年濯濯姿,動(dòng)春搖霧不勝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樹柳
- 焚香閱素書,濯手開靈篇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