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在第4個字的詩句
濯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春來濯濯江邊柳,秋後離離湖上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
- 我來閑濯足,溪漲欲浮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
- 王公伊濯,維豐之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文王有聲
- 麀鹿濯濯,白鳥翯翯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靈臺
- 明朝更濯塵纓去,聞道松江水最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起
- 綠宜春濯足,凈可朝漱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李盧二中丞各創山居,俱夸勝絕,然去城稍遠
- 脫襪閑濯足,解巾快搔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何處堪避暑
- 漱流復濯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納涼
- 漱流復濯足,前對釣魚翁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納涼
- 塵沙洗濯草木醒,溝澮澰灩舟舸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雨
- 高枝濯濯辛夷紫,密葉深深躑躅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園小飲
- 露華洗濯清風吹,低昂不定招搖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螢引
- 沙平堪濯足,石淺不勝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東谿中作
- 華林新濯雨,靈沼正涵春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應製賞花釣魚
- 如以膏濯衣,每漬垢逾染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
- 長亭夜濯足,吹燈呻故編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感秋五首
- 雨多疑濯錦,風散似分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夜合
- 千山濯濯凈鬟髻,缺月娟娟炯眉嫵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七月五日夜雨快晴
- 雨朝勝濯錦,風夜劇焚香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奉和李舍人昆季詠玫瑰花寄贈徐侍郎(一作常
- 制衣新濯錦,開醞舊燒罌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雍陶及第歸成都寧親
- 量泉將濯足,闌鶴把支頤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五貺詩·華頂杖
- 綠英初濯露,金蕊半含霜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僚同
- 舞雩一濯平湖水,鄉黨驚呼白發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生日
- 應知浣濯衣棱敗,少助晨趨萃蔡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
- 塵顏洗濯凈,髀肉再三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
- 旋解纓濯翠,臨流撫菱鏡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探芳信·轉芳徑
- 貳車時濯足,來伴釣翁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丹水
- 錦車歸濯龍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洛陽道
- 歸來澣濯親甘旨,卻嘆京塵誤游子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及第東歸將赴調寄李成季
- 經年不濯子春足,半月才梳叔夜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句
- 江邊又濯滄浪水,堂上寧招骯髒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黃灝
- 休夸濯濯映高樓,枝里征花自不收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柳花
- 浦沙明濯足,山月靜垂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漁父歌
- 葛巾方濯足,蔬食但垂帷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不調歸東川別業
- 塵纓未濯今如此,野水無情處處流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韋壽博書齋
- 塵纓欲濯惡獨潔,滄浪流去清無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臨別瓜州
- 青山帶濯枝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閑居對雨詩
- 乳竇成濯纓,綠染身上衣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同許從道游涵亭
- 湘羅百濯蹙香囊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風入松·玉妃孤艷照冰霜
- 人如濯濯春楊柳,徹骨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采桑子·人如濯濯春楊柳
- 風磨雨濯露精彩,奉敕舁入文華宮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灘哥石硯歌(有序)
- 溜脂松濯濯,凝粉竹津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書張必達詩詞卷首
- 向絳河濯足,咸池晞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鶴馭來時
- 高原濯濯弄春暉,金碧冠纓彩繪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錦雞
- 出門歌濯纓,聲節中宮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冷廨面挹重湖結樓以收逸放之景扁以清斯諸友
- 露花疑濯錦,泉月似沉珠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登白馬山護明寺
- 清澗日濯足,喬木時曝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樵父詞
- 解巾聊濯十年塵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山半飛泉鳴玉佩
- 祼圭既濯,郁鬯既陳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郊廟歌辭·儀坤廟樂章·肅和
- 肅將滌濯,祗薦芬芳。 -- 出自唐·馮伉·郊廟歌辭·享文敬太子廟樂章·迎俎酌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