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在第7個字的詩句
澄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絕慮忘機最妙,澄神養浩尤佳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莫論離龍坎慮
- 澄澄湛湛湛澄澄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寄趙居士
- 神泉散漫不凝澄,如何結得長生寶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踏莎行 寄京兆徐公
- 望綺散余霞,江澄凈練,還愛謝公句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摸魚子 復用前韻
- 一點無相真如,澄澄湛湛,內外難分別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龍陽觀道眾索
- 運轉黃河舊,波澄少海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賀皇太子生日
- 晨半未融,天宇澄穆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璇宮肅雍,藻景澄霽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霧廓三邊靜,波澄四海同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節愍太子廟樂章·武舞作
- 才傾一盞碧澄澄,自是山妻手法成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酒
- 如臨古潤旁,泓澄碧環復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隱居山中作
- 中秋五日玉宇澄,非煙非霧朝盈庭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壽曾漕
- 當時臺上瓦,百澄為一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問陳彥升覓古瓦硯
- 上隴西去景色澄,青山兩向水一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楊渥赴西安主簿
- 鳳閣凌虛,龍池澄碧,芳意鱗鱗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柳梢青·梅粉輕勻
- 海浸全吳白,山澄百越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日錢塘作
- 島露深秋石,湖澄半夜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鏡湖方干處士(一作寄方干處士鑒湖舊居)
- 太尉遺孤井,寒澄七百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
- 珠亞垂枝果,冰澄汲井泉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題梅嶺泉
- 縱無汲引味清澄,冷浸寒空月一輪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野井
- 碧池涵日,翠斝澄霞。 -- 出自唐·韓仲宣·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(得花字)
- 漾漾帶山光,澄澄倒林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山下泉
- 爛爛金光發,澄澄物象生。 -- 出自唐·仲子陵·秦鏡
- 生成火,返本氣澄清。 -- 出自宋·陳樸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山骨靜無塵,泓澄碧潭澈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石棧河在洪閘
- 三景虛明,八表澄清,一月普照諸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春從天上來·王土平平
- 幾千年浪碧澄澄,對景難忘我祖情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題濯鼎泉
- 得失掃去,意海澄流要體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法曲歌頭/法曲
- 峭絕崩云處,泓澄忽此逢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紫巖雜詠·坳池
- 隳者振職污者澄,如臨鬼神不敢瀆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王總卿
- 破碎翻千月,泓澄印萬星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湖光為劉慶遠作也
- 飛梁壓水,虹影澄清曉。 -- 出自宋·林外·洞仙歌·飛梁壓水
- 器重連城價,心澄古井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何司業挽詞
- 岢峩大艑秋江澄,圖史萬卷鷗與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
- 景物悲涼,楚天澄淡,過盡歸帆影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永遇樂·秋滿衡皋
- 丁寧月姊,為我澄霽一天秋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水調歌頭·風馭過姑射
- 昆侖頂上水澄澄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西江月·九曲江頭逆浪
- 有涵洪雅量,陂澄千頃,堅凝定力,壁立孤峰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天下中庸
- 山腰有龍湫,泓澄一掬水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題陳山龍祠
- 喜人樂豐年,波澄瀚海,星斗煥牙纛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摸魚兒·過重陽
- 永日無波浪,澄澄照我心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方丈泉
- 淺小金為斗,泓澄玉作堤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謝友生遺端溪硯瓦
- 宿雨清秋霽景澄,廣亭高樹向晨興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蒲津河亭
- 亭榭跨池塘,泓澄入座涼。 -- 出自·李中·徐司徒池亭
- 天漢涼秋夜,澄澄一鏡明。 -- 出自唐·劉云·望月(一作張瑛詩)
- 印千派、綠水澄澄,普浸一輪皎皎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永遇樂·蝸角功名
- 龍吟虎嘯,幽谷澄神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行香子·震內藏金
- 恰似予家,仙景澄徹,瑩瑩蓬萊亭榭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遠行·祥敷瑞布
- 回光返照,瑩徹澄波青黛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瑤臺月 違終南山 其中疑有脫誤。
- 湛湛空花形象,澄澄水月儀容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玉爐三澗雪 妙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