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在第6個字的詩句
澄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暫向江東一澄按,卻歸徑著侍臣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林子方吏部將漕江東
- 麾節(jié)東南半,澄清冠一時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大卿挽詞
- 徹底明蒼石,澄波漾碧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清泉潔塵襟詩
- 教子門風(fēng)振,澄神性地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宜人史氏挽詞
- 埋輪家世本澄清,無使老蠶自營繭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張倉移漕廣西
- 煮摘三湘富,澄清九郡恩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為老人壽蘇鹽
- 正菊天、景物澄鮮,切莫趣歸言去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瑞鶴仙·鴛行舊儔侶
- 神安坐、景氣澄虛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十二時/憶少年
- 琴浦催科拙,澄江德政殊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上王右司三十韻
- 白蘋風(fēng)定,波澄萬頃寒玉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念奴嬌·晚天清楚
- 其中百尋泉,澄找無濁清。 -- 出自宋·趙廱·紀(jì)游
- 重巖吐清溜,澄陰布?xì)埛啤?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憩昌化民家
- 銀河無際渺澄空。 -- 出自宋·王克勤·朝中措·銀河無際渺澄空
- 窺公心源瑩澄澈,亦如此水涅不緇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為建平詹使君賦山泉
- 遷次更州牧,澄清奉漢條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茶使三十韻
- 簣覆基峙,源澄流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
- 看鄮嶺、鄞江澄霽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賀新郎·了卻兒癡外
- 昆侖頂上水澄澄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西江月·九曲江頭逆浪
- 輕云暮卷,望澄空如水,千里一碧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喜遷鶯·輕云暮卷
- 遠(yuǎn)山醒病眼,澄水瑩塵襟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晚眺
- 學(xué)問之道貴澄源,源之既澄流自正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劉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涼來過共談先天圖義一
- 聒耳禽聲細(xì),澄顏池景浮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題蔡主簿小園
- 銀河萬里倒澄碧,冰鑒半輪斜倚空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記夢
- 遠(yuǎn)岫對壺觴,澄瀾映簪紱。 -- 出自唐·崔元翰·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
- 疊嶂青時合,澄湘漫處空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途中即事
- 掃卻垂天云,澄清無私光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風(fēng)詠
- 把疏尋書義,澄心得獄情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寄寧海李明府
- 永日無波浪,澄澄照我心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方丈泉
- 樓居半池上,澄影共相空。 -- 出自唐·朱景玄·水閣
- 奔逾懷許竭,澄徹泗濱休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汴河十二韻
- 我眠青嶂弄澄潭,君戴貂蟬白玉篸。 -- 出自唐·李昭象·寄尉遲侍御(一作郎)
- 階前一片泓澄水,借與汀禽活紫鱗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新葺茆堂
- 書名尋雪石,澄鼎露金沙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和知己赴任華州
- 松持節(jié)操溪澄性,一炷煙嵐壓寺隅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宿成都松溪院
- 泛去星槎遠(yuǎn),澄來月練浮。 -- 出自唐·陳元裕·送德林郎中學(xué)士赴東府(得水)
- 天漢涼秋夜,澄澄一鏡明。 -- 出自唐·劉云·望月(一作張瑛詩)
- 峻朗妙門辟,澄微真鑒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長溪山根來,澄潭一回互。 -- 出自唐·李浩·述陂
- 還吳東去過澄城,樓上清風(fēng)酒半醒。 -- 出自唐·蘇檢·與夫同詠詩
- 寺還名玉泉,澄水亦遭賢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玉泉寺
- 鯨鯢已靜波澄海,鴻雁初來水接天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次韻
- 絕念驅(qū)群丑,澄心剿萬緣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歌子·絕念驅(qū)群丑
- 印千派、綠水澄澄,普浸一輪皎皎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永遇樂·蝸角功名
- 玄機(jī)須悟志澄清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感庭秋·如如徹底性圓明
- 會戲澄濤,游澄浪,隱然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一鼓才嗚
- 四象內(nèi)、只用澄鮮,湛湛源流端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瑤臺月 其中疑有脫誤
- 晴空日照,逢澄夜、月吐銀輝星瑩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遠(yuǎn)行·晴空日照
- 大哉玄元體,澄清浩渺,浮動乾坤勢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月中仙 望海
- 外雖應(yīng)物內(nèi)澄清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煉丹砂 贈徒單姑姑
- 休休寧奈也,澄清默運,攝養(yǎng)真心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海角天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