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在第5個字的詩句
澄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“寒流帶月澄如鏡,夕吹和霜利似刀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靜猿聲證道心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漁人網集澄潭下,賈客船隨返照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老
- 幽泉鏡泓澄,怪石山欹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,
- 謝游橋上澄江館,下望山城如一彈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
- 靈府已能澄似水,俗綠更覺薄于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訟
- 霜落水初澄,星繁月未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溪行
- 中原未有澄清日,志士虛捐少壯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暮春嘆
- 氣和天惟澄,班坐依遠流;弱湍馳文魴,閑谷矯鳴鷗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游斜川
- 四海鏡清澄,千官云片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李甘詩
- 卿月益清澄,將星轉光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(在蜀)
- 君家雖有澄心紙,有敢下筆知識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劉原父澄心紙
- 可愛清光澄夜色,遙知喜氣動天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梅圣俞元夕登東樓
- 千里涵空澄水魂,萬枝破鼻飄香雪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春江花月夜
- 清濁必能澄,洪纖幸無棄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詠司馬彪續漢志
- 粉塘煙水澄如練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蝶戀花·庭院碧苔紅葉遍
- 浴鳧飛鷺澄波綠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菩薩蠻·銀河宛轉三千曲
- 景清神已澄,事簡慮絕牽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曉至園中憶諸弟、崔都水
- 惟待素規澄滿鏡,莫看纖魄掛如鉤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滿桂樓
- 日靜兮川澄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與謝尚書莊三聯句
- 平女自有澄清志,要使齊民無穢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中次韻答劉提舉
- 少年攬轡澄清意,倦矣應憐縮手時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07
- 薄暮紛滓澄,寥寥還太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夏夜雨晴遣懷
- 八表流云澄夜色,九霄華月動春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元夜之作
- 堪窺水檻澄波影,好拂花墻亞蕊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以紗巾見惠繼以雅音,因次韻酬謝
- 無人盡日澄心坐,倒影新篁一兩竿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移石盆
- 疏影橫斜,澄波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綠頭鴨/多麗
- 行盡逢泓澄,翠影如可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滁州豐樂亭
- 夜吟謝朓澄江練,露濕陶潛漉酒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淳叟獻詩永叔同永叔和之
- 眾賢買得澄心景,獨我居為養志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新居成呈劉君玉殿院
- 長江快瀉澄無浪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蝶戀花·閑上西樓供遠望
- 曾見苕川澄碧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花心動·綠水平湖
- 一點靈源,澄湛照徹,多生浩劫情塵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雨中花慢·一點靈源
- 照座精神澄玉宇,當官才刃壓金城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賡宋雪巖韻
- 要須下擘澄湫水,剸取寒蛟烹腹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寒行二首
- 長江色自澄,汀樹聲空亂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水閣晨起
- 春風乍入澄江郡,最愛君山一點青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奉送呂表叔赴江陰
- 時時湛湛澄澄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物物般般認認
- 猿馬兩澄澄,自是性停命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·物外洞天金雨
- 無別法,便澄心遣欲,捉住猿猴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醴泉縣任公
- 九霞覆鼎澄輝,九還火,煉神丹轉光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河清 繼重陽韻
- 昏昏默默澄澄湛,杳昔冥冥凈凈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玉滟金波,澄澄成次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玉堂春 繼重陽韻 重陽真人分梨十化集卷下
- 物外高僧,澄澄湛湛真禪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 贈興國寺修塔僧
- 金玉得凝澄,生死無由近我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如夢令·日用靈光內鎖
- 素魄當空澄湛湛,獨現寒光無著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 上元夜觀月
- 鎮靜洪都,澄清白下,又過東南第一州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東任
- 綠水一潭澄靜性,青山萬疊裹閑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答友人
- 靜夜霜鐘,澄潭秋月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若知濁浪澄清水,不達浮生認白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