潭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潭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嘆彼老農(nóng)耕,有苗不得活,乞雨禱潭龍,望云驅(qū)旱魃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七月五日熱退喜涼資中有懷二十四韻
- 卻指飛鴻煙漠漠,故園茱菊老江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九日登千山觀
- 晴山如黛水如藍(lán),波凈天澄翠滿潭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渼陂
- 放舟適未覯君子,白頭終期老江潭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元佑六年夏自陽翟之睢陽迓翰林蘇公自杞放舟
- 漢水縈川北且南,大堤花映府潭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績上聞?wù)賹?duì)改秩予適當(dāng)詞
- 西日瘴回迷漢沔,北風(fēng)被逆上江潭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南樓懷古五首
- 赤松須待功名遂,蒲潤清泉墨菊潭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壽張新班
- 風(fēng)雷幾晝起平陸,星斗一宵移下潭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喜晴
- 自說舊棲真佛境,羅田山里毒龍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贈(zèng)羅漢院志遠(yuǎn)上人
- 曾將鐵鏡照神鬼,霹靂搜尋火滿潭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玉笛閑吹折楊柳,春風(fēng)無事傍魚潭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泛舟入后溪
- 朱審偏能視夕嵐,洞邊深墨寫秋潭。 -- 出自唐·柳公權(quán)·題朱審寺壁山水畫
- 初晴鶴點(diǎn)青邊嶂,欲雨龍移黑處潭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游陽明洞呈王理得諸君
- 把定則云橫谷口,放行也、月落寒潭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庭芳 贈(zèng)焦提舉
- 倚天青壁瘦巉巖,下有神龍卷作潭。 -- 出自宋·謝驛·軍峰
- 山房書篆自磨丹,溪月還來照碧潭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妙庭觀用東坡韻
- 向來思賢實(shí)微尚,夢(mèng)濯杜老百花潭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與太常丞丁晦甫
- 久留不奈景清絕,山腰下轉(zhuǎn)臨深潭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
- 愛靜移家住水南,門排古木枕寒潭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訪黃簿留飲
- 丹成兔魄香生杵,影見龍津月在潭。 -- 出自宋·焦炳炎·游黃山
- 無心閒淡云歸洞,有影澄清月在潭。 -- 出自宋·淳藏王·山居十二首
- 初晴鶴點(diǎn)青邊峰,欲雨龍多黑處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游陽明一洞天呈王理得諸君
- 青山幾處楊梅塢,白酒誰家櫸柳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同陳養(yǎng)晦兵后過邑
- 歷覽仙山瞻鳳閣,徑行禁籞識(shí)龍潭。 -- 出自宋·過孟玉·再扈從游小山二首
- 猿過故山驚曉帳,苔生舊釣暗秋潭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和徐發(fā)承議懷歸
- 何物波斯有此巖,巖前央后著深潭。 -- 出自宋·林岊·波斯巖
- 石井靈蹤信不凡,一泓巖下碧深潭。 -- 出自宋·林栗·石井詩一首
- 高摩云漢千尋路,倒浸峰巒百尺潭。 -- 出自宋·柳敘·橫山聳翠
- 無數(shù)鳧雛穿稻塍,一群灘鶩語茭潭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移居
- 鳥過江來平入樹,牛沿堤去倒行潭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移居
- 雀喜客來喧古棘,蛙嗔人過沒深潭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移居
- 有道故人今隔海,不應(yīng)龍臥在深潭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吉祥孜老二詩
- 孤明獨(dú)朗光無二,只恐癡猿攪碧潭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虛空兮霽云卷谷,清白兮夜月濯潭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今古不存師弟子,一輪秋月印寒潭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靜而善應(yīng)
- 北南百谷會(huì)江海,鎮(zhèn)亭下注南山潭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出入二嶺行
- 雨過天青似蔚藍(lán),碧云收入鳠魚潭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
- 隔凡不許游人到,一竇中藏萬丈潭。 -- 出自宋·王宗賢·大滌洞
- 頭顱潦倒梅橫雪,心地通明月印潭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自笑二首
- 紅日射芒穿密樹,青山倒影浴寒潭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自笑二首
- 姑嗔大嫂方作喧,迅雷隱宅變深潭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龍?zhí)抖\雨紀(jì)事
- 剪竹掃花尋鳥道,捫蘿隨衲問龍潭。 -- 出自宋·姚辟·靈巖
- 凌空踏盡崚嶒石,始到峰頭第一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五泄瀑布四首
- 致身通濕大槐夢(mèng),快意畋魚紫石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游龍井
- 錄泉何事迸幽巖,龍女分從萬丈潭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龍女泉
- 湖山秀美冠東南,況此山椒枕碧潭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游靈山二首
- 卻逐歸舟更多景,晚來雌霓掛寒潭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初夏同孝叔游普光寺
- 玉勒已辜尋曉陌,錦鱗猶憶釣秋潭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官?zèng)r
- 龍鱗古木不見日,菱花演漾開風(fēng)潭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孫履正履和北上予同舟送之入郡艤舟白蓮橋信
- 一路殘花仍汴水,十年春夢(mèng)落江潭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感道傍枯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