潭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潭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萬里橋西一草堂,百花潭水即滄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狂夫
- “萬里橋西一草堂,百花潭水即滄浪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詩詞名句鑒賞:“昨夜閑潭夢落花,可憐春半不還家” -- 出自唐··
- “旭日銜青嶂,晴云洗綠潭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不謂郡城東,數步見湖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湖
- 縈紆收浩渺,蹙縮作淵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峽
- 五老數松雪,只溪落天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廬山下
- 徐州城東二十里,有石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起伏龍行(并敘)
- 行吟老燕代,坐睡夢江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
- 五老數松雪,雙溪落天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廬山下(并引)
- 亂離難自救,終是老湘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樓上
- 病身終不動,搖落任江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朝二首
- 幾年魂夢隔高門,嘆息潭間闕異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和任師見寄之韻
- 掩映橘林千點火,泓澄潭水一盆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泛陽塢入明月灣即事寄崔湖州
- 青莎臺上起書樓,綠藻潭中系釣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閑詠
- 愛風巖上攀松蓋,戀月潭邊坐石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寺二絕
- 疊石作小山,埋甕作小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假山擬宛陵先生體
- 疊石作小山,埋甕成小潭,旁為負薪徑,中開釣魚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假山擬宛陵先生體
- 風煙迷棧閣,雷霆起湫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頃歲從戎南鄭屢往來興鳳間暇日追懷舊游有賦
- 櫓枝搖碎碧琉璃,織女潭東白塔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行至織女潭
- 磑舍臨湍瀨,罾船聚小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南沮水道中
- 驛行盤鳥道,船宿避龍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荔浦蔣明府赴任
- 去歲別南岳,前年返泐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口占示禪師
- 因向智者說,游魚思舊潭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京還贈張(一作王)維
- 結宇倚青壁,疏泉噴碧潭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
- 賴茲庭戶里,別有小江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(得潭字)
- 正當天中時,下照千丈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紫石屏歌
- 孤山馬當夾,兩岸臨江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徐生假山
- 云寒不出寺,劍靜未離潭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蘇州十詠其四·虎丘山
- 為惜卅砂尾,親投碧草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薌林五十詠·放魚磯
- 七星橋邊楊柳動,百花潭上桃李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譚德稱國正惠詩
- 今夕不知何夕,得共寒潭煙艇,一笑俯空明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水調歌頭·長記與君別
- 落紙云煙墮翠巒,一泓潭月斗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虎丘新復古石井泉,太守沈虞卿舍人勸農過之
- 嶺頭分界候,一半屬湘潭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嚴大夫赴桂州
- 知道君家當瀑布,菖蒲潭在草堂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顧非熊秀才歸丹陽
- 山過春草寺,磬度落花潭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宣皎上人游太白
- 草色分危磴,杉陰近古潭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雍陶入蜀
- 碧雞坊西結茅屋,百花潭水濯冠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老杜浣花溪圖引
- 烏虖端是萬乘器,紅絲潭石之際知才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和公擇舅氏雜言
- 秀似谷中花媚日,清如潭底月圓時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和禪月大師見贈
- 猿狖號枯木,魚龍泣夜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中秋夜八絕
- 我來邂逅逢寬政,忘卻潭流身在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國鎮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趙一自
- 觀音巖倚巖開翠屏,臨潭置苔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李公麟山莊圖〈并敘〉
- 虎頭枯骨金石堅,投骨潭中潭水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久旱府中取虎頭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戲作
- 散為云霧翳星斗,聚作潭井藏蜿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徑山
- 雕弓夜宛轉,鐵騎曉參潭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戰城南
- 秦關望楚路,灞岸想江潭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侃法師
- 須臾玻璃盤,涌出琉璃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熱遣懷
- 齋罷垂垂渾入定,庵前潭影落疏鐘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住西湖白云禪院
- 侍臣消瘦盡,日暮碧江潭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