湲在第7個字的詩句
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乃緝商綴羽,潺湲成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幽澗泉
- 惻愴心自悲,潺湲淚難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秋懷
- 有誰來共聽潺湲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秋水長廊水石間
- 宿君石溪亭,潺湲聲滿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元十八溪亭 亭在廬山東南五老峰下。
- 獨有秋澗聲,潺湲空旦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石門澗
- 繚繞府西面,潺湲池北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
- 為憐清淺愛潺湲,一日三回到水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思黯
- 悵望西溪水,潺湲奈爾何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西溪
- 蔥蒨小山桂,潺湲幽竇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晝眠
- 溪頭日日弄潺湲,敢料余生竟得全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親舊書問近況以詩代書報之
- 項里溪水聲潺湲,溪上青山峨髻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項王祠
- 川谷徑復,流潺湲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有客識其真,潺湲涕交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
- 獨有南澗水,潺湲如昔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
- 石磯江水夜潺湲,半夜江風引杜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宿石磯
- 耳目極眺聽,潺湲與嶔岑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
- 離別寒江上,潺湲若有情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,賦得行字
- 泉枯石燥復潺湲,山川光輝為我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武昌松風閣
- 靡迤隨回水,潺湲溯淺流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
- 斷續來方盡,潺湲咽又通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深上人院聽遠泉
- 委曲穿深竹,潺湲過遠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賦得山泉送房造
- 迤邐看無厭,潺湲聽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季野話撫州潛心閣
- 高吟歸去詩,潺湲淚承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懷賢詩之李兵部
- 洛水近吾廬,潺湲到枕虛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水聲
- 河湯湯兮激潺湲。 -- 出自漢·劉徹·瓠子歌
- 激射不平處,潺湲無罷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水聲
- 窅藹羅袂色,潺湲江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琴曲歌辭·湘夫人
- 長川終日碧潺湲,知道天河與地連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渭川秋望寄右軍王特進
- 揭厲朝將夕,潺湲古至今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
- 積疊山藏蜀,潺湲水繞巴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蜀中逢友人
- 盟清冷兮適潺湲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三言 悅曲池
- 我居面山俯潺湲,憑軒臥牖皆見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
- 竹泉重理舊潺湲,能費亭前玉幾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郡宅舊有飛泉湮廢不治予接竹重理之
- 縣崖怪石水潺湲,宜有神龍隱此間,窮勝不妨歸險洞,尋春那止看群山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劉仙嚴
- 自鋤空曠汲潺湲,占斷清溪第幾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建陽馬氏晚香堂
- 綠渠春水走潺湲,畫閣嵩巒映碧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客有至自京師言諸公春間多會于元伯園池因念
- 跣足拄巴藤,潺湲渡幾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馮使君渡水僧障子
- 果見棲禪子,潺湲灌真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
- 瀑布小更奇,潺湲二三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詠小瀑布
- 滉漾溶銀色,潺湲過雨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雪晴三首
- 曭晃千林曉,潺湲萬壑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袁望回春雪
- 飛花片片走潺湲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木蘭花慢·東風吹霧雨
- 曠望臨平野,潺湲俯暝灣。 -- 出自唐·盧懷慎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
- 秋蔬數壟傍潺湲,頗覺生涯異俗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溪居寓言
- 會合皆重譯,潺湲近八流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升平詞十首
- 桂林淺復碧,潺湲半露石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公孫器自桂林歸蜀
- 青山小隱枕潺湲,一葉垂綸幾溯沿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憶釣舟
- 秋水石欄深,潺湲如噴玉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荊山獨往
- 明晦看殊色,潺湲聽一聲。 -- 出自唐·呂牧·涇渭揚清濁
- 門橫石瀨漱潺湲,兩兩人家柳映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同沈守勸農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