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9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哆吻魏佛貍,積粟窺淮堧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
- 高人必見知,已是渡淮遲。 -- 出自宋·杜汝能·送雇梅山之楊州
- 雪水傾蜀峽,煙樹連淮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
- 是時尚守郡,赴逮趨淮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嘉興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揚(yáng)州遇雪留
- 梁城依汴古,楚郡號淮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葉茂叔淮安教
- 近自浙可東西江與淮,遠(yuǎn)及七閩二廣連四川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官田行
- 鸞旗狩吳越,朔騎滿淮海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劉中遠(yuǎn)見貽之什
- 長江日浩浩,跂予望淮南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石頭懷古
- 上了甘泉三捷書,長淮萬里一塵無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芍藥三首
- 有時杯酒間,高論傾淮湖。 -- 出自宋·李賈·題式之詩卷后
- 當(dāng)年對元夕,載酒向淮灣。 -- 出自宋·廉布·次韻
- 鄉(xiāng)閭重回首,揮淚入淮天。 -- 出自宋·廉布·次韻
- 底須勞戰(zhàn)士,城築守淮隅。 -- 出自宋·劉華·寄寶應(yīng)丘大夫攽
- 鷺洲賞心前,牛首秦淮外。 -- 出自宋·劉榘·鳳凰臺
- 伊洛風(fēng)煙想如舊,江淮草木轉(zhuǎn)知名。 -- 出自宋·劉煒叔·上陳招使
- 要識當(dāng)時朱雀航,秦淮岸口駕浮梁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四航
- 南北舟行互擲梭,長淮混混接天河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濠州四望亭閒眺
- 曩賦登樓望故鄉(xiāng),邊淮十丈戰(zhàn)塵黃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林南恩入京
- 未窮交廣際,俄返浙淮埏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
- 青瑣玉堂殊有待,江淮何日可休兵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天竺謝竹心陳通判見訪
- 第一山東逐虜鞍,平淮命作守淮官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次徐相公韻十首·魏勝
- 此是適庵老子之常淮,肯與能詩畫者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玉指法訓(xùn)練普明法師贊
- 落宦只宜聞早去,長淮未許作狂吟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秋雨簡劉主簿
- 遠(yuǎn)窮滄溟盡,近與長淮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(yè)字韻
- 一麾紆郡組,兩地冠淮壖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送朱仲微使君赴闕
- 重更雙使節(jié),總為兩淮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挽石應(yīng)之提刑
- 君不見去年金虜破淮壖,城郭千里無人煙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甲申大水二首
- 寧虞就日館,不返度淮舟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過東林吊沈文伯一首
- 北向關(guān)外行,五里見淮水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我有一雙眼贈徐氏倣老徐體仆近與思遠(yuǎn)賡和頗
- 我昔懷軍書,西行盡淮泗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送楊舒州
- 橋上層樓樓上梯,奏淮兩岸綠楊堤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四航
- 屏翰堅特保障功,江淮益壯金湯勢。 -- 出自·楊冠·上揚(yáng)州太守
- 荊州一失不復(fù)得,江淮保障誰之力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贈王法官
- 于何號邊境,不忍問淮民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入淮
- 法當(dāng)為立端,血食安淮圻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去蜀征帆輕渺渺,隔淮春樹綠洄洄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章·題富覽亭
- 地收三楚大,天過兩淮長。 -- 出自宋·章采·九江庾樓作
- 西行迷蜀道,北望黯淮邊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別楊尊
- 惟聞兵遞舖,星急過淮西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余杭界早發(fā)
- 從此胡兒敢欺我,江淮草木已知名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六首
- 公詩律嚴(yán)如用兵,江淮草木先知名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再次韻為謝
- 孟冬日日東風(fēng)狂,長淮水與風(fēng)爭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孟冬觀淮水
- 三楚畸民類魚鱉,兩淮大將猶熊虎。 -- 出自元·吳萊·風(fēng)雨渡揚(yáng)子江
- 去年陷湖北,今年陷淮西。 -- 出自元·吳訥·破紅巾
- 故人久無書,山川隔淮楚。 -- 出自明·程玄輔·懷楊儀部君謙
- 近聞屯霸上,復(fù)似渡淮時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破賊
- 平津為漢輔,汲生老淮陽。 -- 出自明·何喬新·秋懷(二首)
- 朅從汴水來,復(fù)鼓秦淮棹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示順生(四首)
- 惟應(yīng)鴻寶訣,猶得侍淮王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送王良醫(yī)之武岡
- 長干街頭飛落花,秦淮樹上啼早鴉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翠華歌奉寄白巖喬司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