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4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匹馬東淮兩月寄,歸銜俄爾帶新資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以七字律羽扇贈行
- 遙睇清淮古岸,散離愁千斛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好事近·幾騎漢旌回
- 不夢清淮鬢欲凋,因君行色意飄飄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送致明之高沙三首
- 喚得長淮春意滿,香暗度,月微明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江城子·小山初筑自天成
- 地接汴淮山北去,江吞吳越水東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石頭城
- 去年及淮南,黃塵翳行裾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南歸對客
- 何獨高淮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虞美人·鄭侯美政推仁厚
- 淮山西,淮山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長相思·吳江楓
- 有意韓淮陰,報讎如報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彥立兄游太學以恩袍草色動為韻
- 烽火青淮隔,樓船古汴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於今荊淮付諸將,控帶川陜襟江湖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
- 城下秦淮水,年年自落潮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金陵晚眺
- 舊地易淮陜,取馘諧戎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
- 舟泊秦淮近晚晴,遙觀瑞氣在金陵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舟次秦淮河
- 千載秦淮嗚咽水,不應仍恨孔都官[1]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秦淮雜詩
- 千古秦淮水,東流繞舊京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
- 泗水入淮處,南邊古岸存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漂母岸
- 宣風自淮甸,授鉞膺藩維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送徐州張建封還鎮
- 春分自淮北,寒食渡江南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
- 景物觀淮海,云霄望河洛。 -- 出自唐·劉允濟·經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
- 歸流赴淮海,征帆下揚州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揚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夜火連淮市,春風滿客帆。 -- 出自唐·閭丘曉·夜渡江
- 隨鶯過淮水,看柳向轅門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杜御史還廣陵
- 始飲秦淮水,已湔京洛纓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入采石
- 行當買淮田,晚歲謀退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
- 歷選臨淮守,多聞政術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陳郎中泗州得替
- 山勢隨淮斷,河流帶地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初入汴
- 王氏仍淮水,賢人減潁川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子直挽詞二首
- 落木非淮樹,殘霞只楚天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江仲嘉
- 船頭看淮南,去入蓮芡海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離淮南寄公卷
- 江漢下淮海,都賴一長城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云巘在空碧
- 極目平淮渺莽間,翠巒特地起煙鬟。 -- 出自宋·閻蒼舒·第一山
- 彌江負淮,隩天險矣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為震雷薄矣·震雷薄
- 不謂江淮隔,尺書雁能寄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嚴文炳
- 三傍清淮酹酒杯,四年霜鬢犯風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十絕句呈章茂深安撫
- 爾來佐淮郡,喜詫有腳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
- 坐令兩淮民,塊處斷留易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錢弊
- 朝賢愛淮民,此困盍矜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錢弊
- 吾貧復淮人,計勢不容默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錢弊
- 鎮戍分淮江,心腹運臂肘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泊府口
- 過盡長淮未見山,倦尋殘夢獨憑欄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儀真道中三首
- 頻年江淮臥,只影未為寡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張嵇仲侍郎
- 戲馬秦淮道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驀山溪·雕弓繡帽
- 萬馬飲淮貔虎肅,六師扈蹕水云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和王樞密三首
- 愿比秦淮與鍾阜,郁蔥佳氣自長春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上平江李侍郎生辰
- 向來話淮南,山川眼中見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王炎弼赴山陽守以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為
- 楚山曉,淮月夜,海門秋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水調歌頭·襟帶大江左
- 吾嘗賞淮陰,能錄惡少年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憶樂季和
- 襟帶長淮地望崇,勛名當繼古英雄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子固吏部帥合肥
- 風捲清淮夜不休,曉驚急雪遍郊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北行雪中渡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