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4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,白日球獵夜擁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行其三 (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)
- 韓信在淮陰,少年相欺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新平少年
- 輕赍涉淮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武十七諤
- 高公鎮淮海,談笑卻妖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張秀才謁高中丞
- 何日背淮水,東之觀土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上吳王其一
- 至今秦淮間,禮樂秀群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金陵諸公
- 城下清淮古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如夢令·城上層樓疊巘
- 憑仗清淮,分明到海,中有相思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永遇樂·長憶別時
- 東流入淮泗,送我東南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罷徐州,往南京,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
- 好在長淮水,十年三往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
- 卻望臨淮市,東風語笑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
- 兔死縛淮陰,狗功指平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遺聲落淮泗,蛟鼉為悲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安道見示近詩
- 置之江淮交,清詩洗江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昨見韓丞相言王定國今日玉堂獨坐有懷其人
- 十里清淮上,長堤轉雪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二首
- )可憐淮海人,尚記弧矢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
- 君不見淮西李侍中,夜入蔡州縛取吳元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雪青州道上有懷東武園亭寄交孔周翰
- 青派連淮上,黃樓冠海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
- 清派連淮上,黃樓冠海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
- 惟有清淮供四望,年年依舊背城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清淮樓
- 任轉江淮粟,休添苑囿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復愁十二首
- 仍詔江淮馬價縑,從此不令疏短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陰山道
- 有兄在淮楚,有弟在蜀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湖晚秋
- 何事長淮水,東流亦不閑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問淮水
- 帶劍游淮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從弟蕃游淮南
- 高鳥長淮水,平蕪故郢城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方城韋明府
- 伯舅吏淮泗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送六舅歸陸渾
- 少年客淮泗,落魄居下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高適弟耽歸臨淮作(坐上作)
- 襁負客淮潁,髧髦逢亂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云隔江淮翔翠鳳,露沾荊棘沒銅駝,丹心自笑依然在,白發將如老去何;安得鐵衣三萬騎,為君王取舊山河! -- 出自宋·陸游·縱筆
- 家似江淮歸業戶,身如湖嶺罷參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山
- 可使江淮間,歲歲常列戍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悲秋
- 吾兒適淮壖,送之梅市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虡
- 雪云暗淮天,念汝方露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虡
- 洛陽臨淮小睥睨,御史立奏投裔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護國天王院故神霄玉清萬壽宮也廢圮略盡而規
- 夢里江淮道上行,解裝掃榻喜新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乙丑十月一日夜夢
- 平生江淮間,裘馬事豪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數日寒頓減頗有春意感懷賦短歌
- 清汴長淮莽蒼中,揚州畫戟擁元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揚州九曲池
- 往者江淮未徹兵,丹陽邂逅識耆英;叩門偶綴諸公後,倒屣曾蒙一笑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任夷仲大監
- 艤船秦淮擔送我,云此一可當十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
- 誰謂秦淮廣,正可藏一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相思望淮水,雙鯉不應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送崔司業使君扶侍赴唐州
- 昨者從淮西,歸來奏邊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
- 君家舊淮水,水上到揚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揚州王司馬
- 東南限淮海,邈不通夷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食車螯
- 流水向淮浦,歸人隨越船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智蟾上人游天臺
- 北渡長淮霜入屨,南窺禹穴塵生袂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夜坐懷莘老司諫
- 地轉東淮水,天回北斗車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陳太初道錄
- 中葉徙淮海,不仕但潛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
- 鄒子本淮海,弱齡加討研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贈醫者鄒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