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在第8個字的詩句
浸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嵐光開翡翠,湖色浸玻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夏日晚晴登許昌西湖
- 離亭隱喬樹,溝水浸平沙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豐城王少府
- 太虛藏不極,彭蠡浸無邊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憶廬山示無斁弟
- 重云冒山椒,大江浸其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雨
- 焦山如伏龜,萬古浸碧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焦山
- 細聲從嶠足,幽淡浸香墀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信州聞通寺題僧砌下泉
- 何處營甘旨,潮濤浸薄田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進士許棠(一本無進士二字)
- 豈非此木久樹此,浸漬亦為異說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柳影連山閣,湖波浸竹籬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葛天民
- 冥心棲太室,散發浸流泉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山居三首(一作鄭遨詩)
- 春釀煎松葉,秋杯浸菊花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贈學仙者
- 寒山連楚遠,白浪浸吳平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氣凜然庭木將墜道謙上人有南征之役賦詩祖
- 清渠決決流,碧色浸稻身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西湖
- 圣作賢述代繼起,浸濯沈黑揚光晶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愛國歌四章
- 仇讎操太阿,利欲浸九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薄素流明月,層波浸百花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癸卯元夕曹能始席上詠夾紗燈屏得花字
- 汞可點為金,鐵可浸為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石竺山二十詠
- 潛虯民司命,膏澤浸茲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溆浦柟木洞蓋神龍所居今年夏大旱縣官乞取其
- 極目連江漢,西南浸斗牛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巴陵早秋,寄荊州崔司馬、吏部閻功曹舍人
- 占地未過四五尺,浸天唯入兩三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于秀才小池
- 砌莎藏墜果,窗雪浸殘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
- 石獺銜魚白,汀茅浸浪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殘陽曜極野,黑水浸空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盡途中作
- 鄰僧同樹影,砌月浸蛩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早秋夜坐
- 有池有榭即濛濛,浸潤翻成長養功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楊柳枝詞四首
- 有池有榭即蒙蒙,浸潤翻成長養功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楊柳枝詞四首
- 南連乳郡流,闊碧浸晴樓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興州東池
- 遙知相攜處,溟渤浸箕斗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逢年與德粲同之溫陵謁大智禪師醫作四小詩送
- 冰輪桂滿,皓色冷浸樓閣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漢宮春·云海沈沈
- 更鑿庭下池,溶溶浸山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潭溪十詠·山館
- 群山俯平湖,冰壺浸蒲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李夢發搖碧堂
- 萬里碧空如洗,寒浸十分明月,簾卷玉波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今夕定何夕
- 縞夜梨花生暖白,浸瀲滟、一池春水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珍珠簾/真珠簾
- 若使玻璃杯,樓臺浸幾重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賦得酒卮中有好花枝
- 玄風葉黎庶,德澤浸區宇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
- 夷女采山蕉,緝紗浸江水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瀟湘游
- 冷光浮荇葉,靜影浸魚竿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林處士水亭
- 萬傾太湖上,朝暮浸寒光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水調歌頭·萬傾太湖上
- 匪朝登相閣,均福浸人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京西運使周度支
- 當年江飲馬,腥血浸淮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魏帝廟
- 澗淺山四合,泠泠浸青青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
- 迎馬玉簪看作竹,浸籬鴨綠已盈溝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興化小閣
- 更無塵翳,皓然冷浸梧竹。 -- 出自宋·徐俯·念奴嬌·素光練靜
- 只恐年年禾黍地,浸淫盡入陽侯宮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大雨
- 第憂沉稼穡,寧問浸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次子耜久雨韻三首
- 翠竹沉云色,酴醾浸玉蕤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
- 賞心不可奈,折取浸瑤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信仲酴醾
- 折將冷蕊疏枝去,浸在明窗凈幾間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遠老自和前詩再寄復次韻
- 水天兩相際,渺渺浸坤軸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湖嶼
- 空霏漫野迥,凈綠浸江鮮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射洪道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