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在第5個字的詩句
浸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湖水無端浸白云,故人書斷孤鴻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秋懷二首
- 津橋春水浸紅霞,煙柳風絲拂岸斜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天津橋望春
- 城中古沼浸坤軸,一林瘦竹吾菟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山(并敘)
- 滮池北流,浸彼稻田,嘯歌傷懷,念彼碩人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白華
- 冽彼下泉,浸彼苞稂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下泉
- 冽彼下泉,浸彼苞蕭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下泉
- 冽彼下泉,浸彼苞蓍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下泉
- 秋水悠悠浸墅扉,夢中來數覺來稀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訪隱者不遇成二絕
- 風絲裊,水浸碧天清曉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謁金門·風絲裊
- 半灘流水浸殘月,一夜清霜催曉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樊江觀梅
- 淮浦鱗鱗浸碧天,即今誰料作窮邊!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霍監丞出守盱眙
- 寒水茫茫浸月明,疏鐘杳杳帶霜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獨酌
- 水長人家浸稻秧,蠶生女手摘桑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農桑
- 楚天闊,浪浸斜陽,千里溶溶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雪梅香
- 黔江秋水浸云霓,獨泛慈航路不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義舟師卻還黔南
- 溶溶春水浸春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浣溪沙
- 眼波長,斜浸鬢云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憶秦娥·十五六
- 天高月影浸長江,江闊風微水面涼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月
- 百谷望東浸,萬星依北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上都行送張伯玉
- 堯呼大水浸十日,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月蝕詩效玉川子作
- 鬲津開巨浸,稽阜鎮名都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夏日游德州贈高四
- 石榴一樹浸溪紅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訴衷情·石榴一樹浸溪紅
- 青山蟠巨浸,紅樹立滄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九月三十日夜出關候致遠不至
- 簟紋如水浸芙蓉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浣溪沙
- 威棱護斯浸,魍魎逃所侵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
- 忽如巨石浸,倉卒殊徬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五月十七夜大雨歌
- 眾岫點巨浸,四方接圓穹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縹緲峰
- 境負寒泉浸紅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定風波·晚歲監州聞荔枝
- 玉壺躭躭浸晴霞,庭有三春接續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和元禮春懷十首
- 三十六陂浸煙水,想對西江彭蠡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曹子方雜言
- 蘚井筠籠浸蒼玉,金盤碧箸薦寒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食瓜有感
- 楚水悠悠浸楚亭,楚南天地兩無情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題杜甫集
- 井底屠酥浸舊方,床頭冬釀壓瓊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元日并示曹煥二首
- 手開平湖浸山腳,未肯即與廬山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江州周寺丞泳夷亭
- 塵土浮游浸相遠,吳魚燕雁兩難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張白云謀父
- 黃流漫渙浸城根,煙火依微日欲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金堤客舍望南樂城
- 碧琉璃水浸瓊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最多宜/浣溪沙
- 萬古風濤浸石巖,老苔垂足細{髻吉換監}鬖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昌言有詠石發詩三章模寫精楷難復加仆雖未睹
- 菊畦親灌浸,茶器自涓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旬慮十七韻呈同舍
- 銀瓶注水,浸數枝、小閣幽窗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漢宮春·紅粉苔墻
- 落船明月浸虛空,綠凈無痕夜氣濃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黃巖舟中
- 滿湖春水浸明月,一帶晚山橫彩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謁鵝湖大義禪師
- 一池寒碧浸紅鱗,芍藥方花春后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悠然堂
- 月華如水浸瑤階,環佩聲聲擾夢懷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吳門 三
- 連天一水浸吳東,十幅帆飛二月風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友人罷舉赴辟命
- 新開湖水浸遙天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朝中措·新開湖水浸遙天
- 良田為巨浸,污澤成赤地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投龍潭
- 溪邊微水浸,原上未春耕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芳草長吟
- 彭蠡宮亭浸全楚,號呼噴吐出喉中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湖口
- 嬋娟月色浸欄干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寶篆煙消香已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