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在第4個字的詩句
浸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水耕先浸草,春火更燒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銅官渚守風(fēng)(渚在寧鄉(xiāng)縣)
- 推翠影,浸云壑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拄杖重來約
- 冰壺冷浸玉芙蕖,三伏炎蒸一點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泠泠月浸荒庭竹,淅淅風(fēng)凋古井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
- 清泉冷浸疏梅蕊,共領(lǐng)人間第一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書懷
- 豈惟冷浸玉芙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堂中以大盆漬白蓮花石菖蒲翛然無復(fù)暑意睡起
- 曲池還浸古來月,叢莽忽見當(dāng)時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徐淵子環(huán)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詩
- 一枝自浸銅瓶水,喜與年光未隔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足累日不能出庵門折花自娛
- 中江秋浸兩崖間,逆洄與我相往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彭器資
- 小雨散浸淫,為潤廣且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喜雨
- 萌芽防浸大,覆載莫偏恩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和侯協(xié)律詠筍
- 肅肅月浸樹,滿庭穠李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寒夜
- 君看巨浸朝百川,此豈有意潢潦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送李廌
- 蕩精神,浸牙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三言二首
- 任拋巨浸疑無底,猛過西陵只有頭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錢塘江潮
- 夜塵不浸銀河水,金盎供新澡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探芳信·探春到
- 明月冷浸甘棠陰,光風(fēng)碧長圜扉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吳瑞卿歸武昌
- 長川冷浸秋云白,露草翻光凝碧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宿石聞牧馬者歌
- 怒飛期浸逼,肥遁跡酒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
- 游揚日浸微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宗廟歌 皇夏
- 蓬壺蕖浸,花院梨溶,醉連春夕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瑞鶴仙·紺煙迷雁跡
- 一庭影浸梧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(diào)名
- 年代已浸深,書碑必亡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弟得臣殿丞簽判越州
- 浸崖根黑,數(shù)峰高入云衢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二日同福昌令王贊善游龍?zhí)?/a>
- 稽天巨浸洗南荒,尚有千峰骨立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出游龍虎山舟中望仙巖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
- 眼波橫浸綠云鬟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浣溪沙
- 月華冷浸消殘雪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菩薩蠻·肩輿曉踏江頭月
- 眼波橫浸,照人百媚,無限叮嚀話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御街行·香熏斗帳相逢乍
- 月魂冷浸,不謝瓊花開展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感皇恩·物外迥無塵
- 飭吏勤浸灌,冉冉榮孤根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正言田學(xué)士況書言上庠祭酒聽北軒予所種竹滋
- 水團(tuán)冰浸砂糖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失調(diào)名
- 氣蘇巨浸內(nèi),未恨乏供給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聞賊革面
- 千年清浸,洗凈河洛出圖書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(diào)歌頭·九金增宋重
- 曲溝淺浸寒清繞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漁家傲·年少莫尋潛玉老
- 桃花春浸一篙深,畫橋東、柳低煙遠(yuǎn)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夜行船·弄水馀英溪畔
- 夜泉清浸月,午鐸冷搖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仙居禪院
- 謂此巨浸其是歟,今夕不飲可得乎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芻父大篇
- 水痕深浸谷,野燒暖生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次韻
- 淡河斜浸月光浮,看盡青山更倚樓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丙辰元夜
- 晴宵如浸晝?nèi)缯簦儦庵獜募ぬ幧? -- 出自宋·曾豐·方罹殘熱忽值新涼喜而賦反悲秋
- 如何鯨浸外,更遣打包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白鶴故居
- 乃知湖浸闊,便覺井邑隘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聞東湖荷花盛開未嘗一游寄鄭禹功
- 四圍純浸山,碧玉亂石黛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聞東湖荷花盛開未嘗一游寄鄭禹功
- 玉蜍清浸婆娑影,正在微雪點綴間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朝南以詩送巴石研屏香幾用韻·研屏
- 松聲冷浸茶軒碧,苔點狂吞納線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
- 煙霞濃浸海,川岳闊連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晚望
- 丹霞亭浸池心冷,曲沼門含水腳清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八月湖浸天,揚帆入秋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鄭子寬棄官東游便歸女幾
- 荷衣半浸緣鄉(xiāng)淚,玉貌潛銷是客愁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秋日感懷
- 玉鉤平浸水,金鎖半沈河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臨江仙·雙舸亭亭橫晚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