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浸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水晶簾不下,云母屏開,冷浸佳人淡脂粉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泗州中秋作
- 北雁南來遺素書,苦言大浸沒我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舟中寄耘老
- 江心蟠石生桃竹,蒼波噴浸尺度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桃竹杖引,贈章留后(竹兼可為簟,名桃笙)
- 歸入衡門天薄暮,清溝淺浸兩三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雜題
- 一到南園便忘返,亭邊綠浸琵琶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南園四首
- 藤紙靜臨新獲帖,銅瓶寒浸欲開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南省宿直
- 平野曉聞孤唳鶴,澄湖秋浸四垂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村秋曉
- 馳騎遠分丹荔到,大盆寒浸碧瓜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逃暑小飲熟睡至暮
- 樓前茫茫天地闊,萬頃月浸空江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登江樓
- 為愛淮中掌似平,忽逢巨浸卻心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甓社諸湖,進退格,東西長七十里,南北闊
- 青山四圍作城郭,海濤半浸青山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南海東廟
- 殘春鞋襪試東郭,綠池橫浸紅橋影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江南行
- 大江之東水為國,其間巨浸稱震澤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震澤煙樹圖
- 金盆當空四山靜,平波倒浸云天影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
- 直青山缺處是孤城,倒懸浸明湖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八聲甘州·直青山缺處是孤城
- 寒日初加一線長,臘醅添浸隔羅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日即事
- 輸他翠漣拍甃,瞰新妝、時浸明眸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檀欒金碧
- 清輝瀲滟破幽溟,山河倒浸無余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對月
- 銀瓶素綆,玉泉金甃,真色浸朝紅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少年游·碎霞浮動曉朦朧
- 溪頭秋雨添寒綠,蛟龍冷浸一壺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仙巖行
- 風定波澄潭底見,云開冷浸天心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一片閑心
- 雞竿肆赦,鴛行均慶,翾飛浸澤,期萬保升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直上高臺延望眼,萬山橫浸一溪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后兩日葉干攜酒
- 皓魄光連鮫室午,疏星冷浸洞庭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劉元樂月夜寄賈耘老
- 冉冉蓮香滿院,夕陽映、紅浸庭闈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滿庭芳·竹颭斜梢
- 薄鬟高髻團團插,玉盆巧浸金盆盛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夜夢在舊京忽聞賣花聲有感至于慟哭覺而淚滿
- 風定波清潭底現,云開冷浸天心月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玉兔光回,看瓊流河漢,冷浸樓臺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娘·漢宮春 元夕用京仲遠韻
- 三尺玉泉新浴,蓮羞吐、紅浸秋波。 -- 出自宋·李冠·六州歌頭·凄涼繡嶺
- 多把沈檀配龍麝,宮中掌浸十香油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風月冷吹云夢晚,水花新浸武昌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李漕
- 微波澄淡當晴景,旌旗半浸龍蛇影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制硯歌
- 回首更闌人去后,玉虹橫浸冷金眠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晚步湖橋
- 五載離家別路悠,送君寒浸寶刀頭。 -- 出自明·袁崇煥·邊中送別
- 玉佩瓊裾萼綠華,銅瓶清浸廣寒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梅兩絕
- 唱徹五更天未曉,一墀月浸紫薇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直玉堂作
- 唱徹五更天未曉,一池月浸紫薇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六月十六日宣鎖
- 素色夜浮全楚月,綠光春浸十州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宮亭湖
- 算可人惟有,光浮茗碗,香浸梅枝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木蘭花慢·灑窗聲未定
- 外湖水繞玉螮蝀,里湖水浸金芙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八月五日,偕錢唐王現、海昌李勛、大梁滑人
- --張籍照圃紅分藥,侵階綠浸莎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西池落泉聯句
- 寂寞后堂初醉起,金盆猶浸數枝梅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和汪正夫梅
- 觸石寸云寰宇遍,稽天巨浸百川趨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張給事喜雨
- 自古吳興稱冷僻,菰城水浸粼粼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臨江仙·自古吳興稱冷僻
- 更想捧觴天一笑,恩光旋浸鳳凰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二首
- 月影靜搖風柳外,霜華寒浸雪梅邊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浣溪沙
- 歸家重倚望湖樓,依前水浸吳天白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鞠彭山
- 手提銅壺汲漣漪,去年曾浸寒梅枝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讒桃花
- 山影靜倒千丈碧,波光冷浸一天星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
- 露盤清濯房櫳秋,冰壺冷浸乾坤骨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七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