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紅橋路,正一派、畫船蕭鼓中流住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摸魚兒·午日雨眺
- 漢江回萬里,派作九龍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望漢江
- 帝遣銀河一派垂,古來惟有謫仙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
- 有似骨肉親,派別從茲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分水嶺
- 偷引湖光一派飛,詠觴還卻似當時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會流觴亭
- 東都漸瀰漫,派別百川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薦士
- 半途喜開鑿,派別失大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病中贈張十八
- 胸次詩書一派清,學如耕稼到秋成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靜齋張敏則舍人贈詩因用其韻為酬
- 川源亦虛徹,派別歸眾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八月二十九日小飲
- 歷遠始紆徐,派別輪眾谷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山水屏
- 千尺崖頭一派清,古今不絕墜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噴玉潭
- 誰遣銀河,一派九天垂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琉璃滑處玉花飛
- 睡起風簾一派垂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浣溪沙
- 喧頹競飛漱,派瀉或平漾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游白馬寺
- 竹溪黃溪何派支,太白子厚名始垂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趙宗判請游巖溪
- 統經唐末亂,派轉國初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浙東帥王尚書
- 萬首漏名宗派農,百年占籍醉鄉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宿囊山三首
- 一曲澄江兩派分,滿山修竹綠齊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張氏曲江
- 直是銀河分派落,兼聞碎滴濺天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石門瀑布
- 漾漾悠悠幾派分,中浮短艇與鷗群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流水
- 飲澗鹿喧雙派水,上樓僧蹋一梯云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少華甘露寺
- 連沙突堆阜,派港分組練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同汪正夫行夫望鄱江
- 傳得西林一派清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醉梅花/鷓鴣天
- 浩浩洪河一派收,亙山回洛駭陰虬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蔡參政導洛
- 氣無寒郊寒,派續后山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章時可
- 分得濂溪一派清,皇皇仁義不貪名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周提刑二首
- 具眼不隨千派轉,此身元并一漚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觀瀾堂
- 柳煙水色,一派漣漪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法曲(第四攧)
- 況是水曹宗派,仍得蘇州句法,燕寢書凝香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歌頭·四載分蜀閫
- 金門棲霞山,派續修水濆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棲霞高士以詩鳴於時方幸締交而赴玉隆之請鶴
- 南零之波,上派于湓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晁無咎金山詩帖贊
- 世稱生佛子、派接清原。 -- 出自宋·彭耜·婆羅門引·中秋皓月
- 傳得丹溪正派,更是平庵宅相,夷路早蜚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喬木老盤谷
- 天稟銀河一派清,藹然中外播休聲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利州趙漕
- 自得湘南一派奇,禪舂元熟不須師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禮湘山佛和別駕叔韻
- 東風又促進派孤山去,應向香邊念故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劉制遺梅
- 雪竇峰前一派懸,雪竇五月無炎天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雪竇禪師
- 惟有山前一派溪,落花依舊流春暮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天臺思古
- 聒耳清音,萬派無中幽噎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留客住·悟生滅
- 笄始初、立教派分三,其源一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丁縣令三教一理
- 絕斷曹溪一派,掀倒蓬萊三島,無處不仙鄉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贈白蘭谷
- 竹嶺松溪仙派遠,龍山夢澤壽鄉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叔父生日
- 叔世誰憐族派同,高情真有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讀張氏義莊畫一寄持甫輅院
- 水自湖心一派分,高低晚望稻垂云。 -- 出自宋·陳成已·遺愛祠
- 洗垢清塵一派湯,淪蔬溉稻卻甘涼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湯泉
- 又聞銀濤一派天上來,寒光湛湛浸瑤魁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對酒歌
- 山接靈河兩派長,松間石上瀉天漿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甘露泉
- 分落銀河一派清,源深流遠早常盈。 -- 出自宋·胡楚材·默山小潭
- 帝遣銀潢一派來,日長春老起風雷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三月十六日為某初度十九日又趙寅仲誕辰俱在
- 秀出天潢一派來,廣寒早折桂枝回。 -- 出自宋·李春叟·挽趙秋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