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在第4個字的詩句
派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只今一派金華是,戴路年來汝所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
- 修然一派橫,清澈寒士心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上李郎中嘉言二首
- 銀潢流派,嫦娥出世。 -- 出自宋·王大烈·鵲橋仙·銀潢流派
- 無流無派亦無源,糲食充饑衲御寒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代為大川重說偈言
- 蒼然柯派孤根出,如郵九州疏濬時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禹柏
- 分枝萬派別,功與天地準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謁南岳
- 九重璇派周麟趾,千里金城漢犬牙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蜀帥
- 有叔行派親,隔驀此異闬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別贈陳新叔弟
- 洙源分派清,龜蒙見孤崱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孔同知孔圣衣裔垂念逆旅用意勤甚詩以謝之
- 仙源分派到籬東,灼灼農華綴露叢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桃花菊
- 先生嗣派嫡,再演中庸篇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謝久軒蔡先生惠墨九首
- 考亭一派今寥落,還肯同登道閫不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劉月湖縣尉
- 易東流派遠,千載見斯人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丁鍊師歸福堂
- 泉聲一派迫人寒,疑有癡龍在此間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觀西淙千丈瀑布
- 桐江一派清如昨,千古高風挽不回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嚴子陵釣臺
- 設從流派問源頭,定是祖宗真骨血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地理錢季實
- 寫此一派潤,化作萬頃腴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書會溪郴陽瀑布圖后三首
- 江逢九派人將別,猿到三聲月為秋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與左興宗湓城別
- 冰消泉派動,日暖露珠晞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早春
- 引將諸派水,別貯大都春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省試奉詔漲曲江池(以春字為韻時乾符二年)
- 寺分一派水,僧鎖半房山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道林寺
- 仙音一派瑩聲招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虞美人 戰(zhàn)公索修行
- 清流異派本同源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西江月·眉間交枝琥珀
- 逃禪正派,只讓花光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柳梢青 題楊補之墨梅 以上二首強村叢書
- 仙儒佛,派殊而理一,到底同途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三教一理
- 書聲一派深更里,繞過奚川橋子東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寄題奚川八景詩為錢受之作
- 南歸宗派盛,外護帝臣賢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送僧歸護國寺
- 千巖一派落都城,承露金盤爾許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謝姜夔秀才示詩卷從千巖蕭東甫學詩
- 溪流一派碧潺潺,落蕊隨溪出亂山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溪傍梅花初開二首
- 前朝流派日星明,圣代殊科更策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東西罔諸李謀復宏詞墓
- 大唐詩派遠,今復有唐人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見東閣
- 直吞天派納海口,有若萬邦來會王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為郭總兵題長江萬里圖
- 十家門派一夫行,生死向前無怨聲。 -- 出自清·錢秉鐙·水夫謠
- 黨中無派緣清黨,阿斗先生雙眼明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金粉淚(56首)
- 西來一派接天流,誰結危欄占上游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安溪趙簿云津閣韻
- 銀河有派九霄來,翻手為霖費一杯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傅粹梅巖之什·三瀑
- 魚龍仙派古來聞,南渡樞臣七世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庭芝投贈
- 豈意九派天,故絮未可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虎渡亭觀江浪
- 共知道派傳洙灑,猶覺文星貫斗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文公故居有懷
- 謫仙一派妙,休文八詠新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王茂悅郴州白水奇清園
- 尋枝逐派遂忘返,癡兒失路迷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史元量芳潤堂
- 靈源一派似河傾,隱映長天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和韓叔夏碧泉
- 更須一派天風起,吹下嫦娥笑語聲。 -- 出自宋·冷應澂·聽月樓
- 回艫乘派水,舉棹逐分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剛·宮亭廟
- 回乘一派水,舉帆逐分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刪·泛宮亭湖
- 夜來一派銀潢水,瀉向瓊臺玉檻前。 -- 出自宋·劉堯夫·臨終偈
- 形分萬派,月印寒空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影分萬派曾無異,光照千門豈有殊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十六夜對月和十五夜無月
- 曹源正派喜流傳,涓滴渾無浪拍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題壁間水波觀音
- 傳遠枝派分,寸土不存也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